【生平】
王燾,唐代陝西省郿縣人,生約於公元670年,卒於公元755年,是唐代的著名醫學家。
【佚事】
王燾出身官宦世家,其祖父王珪是唐初傑出的宰相之一。王燾從小體弱多病,母親南平公主身體也不好。他十分孝順,不解衣帶地照顧母親,還閱讀了大量醫書,尋找靈方妙藥,也漸漸地對醫學產生了興趣。王燾曾經擔任徐州司馬和鄴郡太守,為了有機會閱讀醫學書籍而長期在當時的皇家圖書館——弘文館任職。他在那裡度過了20多年的時間,如饑似渴地閱讀晉、唐以來的大量醫學書籍,認真地做了詳盡的摘錄,夜以繼日,年復一年,積累了大量醫學資料。後來,他被貶職到房陵,遇赦後就近安置在大寧郡,發憤編寫醫書,最後著成《外台秘要》。
【著作與成就】
王燾博采眾家之長,著成《外台秘要》一書。在該書中,他引用醫家醫籍達60部之多,差不多所有的醫家留下來的著作都是他論述的對象,可謂「上自神農,下及唐世,無不採摭」。他不僅對《千金方》、《肘後備急方》之類的著作仔細研究,還對沒什麼名氣,流傳也不廣泛的著作加以收集,許多散佚已久的書也可以在這部著作中看到大致內容。王燾以一生的精力,為保存古醫籍原貌和總結唐以前的醫學成就做出了突出的貢獻,留下了千古美名。
王燾對針灸學的貢獻,主要反映在灸法上。因為王燾認為「針能殺生人,不能起死人「,所以他輕視針法。王燾對灸法比較重視,反映在《外台秘要》中,他吸取了《黃帝內經》、《針灸甲乙經》中關於經絡、腧穴、灸法的精華,又總結了孫思邈、甄權、楊玄操等人的灸法經驗。對於灸法的補瀉問題,在理論上作了較深刻的闡述。關於艾柱的大小、灸量、取火用材也作了規定。
王燾十分重視經脈腧穴與圖的關係,在《外台秘要》卷三十九《明堂序》中說:「有經而無圖,則不能明脈俞之會合。有圖而無經,則不能論百疾之要也。」他與孫思邈一樣,繪製了彩色明堂圖。一般繪製的明堂圖多為三幅圖,而王燾則將十二經脈分別繪成十二幅大型彩色掛圖,也用不同的顏色標出十二經脈和奇經八脈。王燾在圖上除標明腧穴的位置外,還特別標明了禁灸與宜灸的穴位,用紅黑兩種顏色標出。在腧穴的排列順序上,王燾主要依據循經取穴的方式進行排列,將所有腧穴都按經脈進行歸類,並對取穴部位、主治病證、施灸壯數等作了闡述。
王燾在針灸界是一個頗有爭議的歷史人物,有人認為他「棄針重灸」,阻礙了針法的發展,對針灸學尤其是針法有負面影響。辨證地看,王燾雖然「不錄針經,惟取灸法」,但這是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提出的,那時的針具很粗糙,容易發生折針事故,而灸法的操作比較方便、較安全,他從惜護性命的角度考慮,提倡灸法,有其合理性。但是王燾片面誇大了「針能殺生人,不能起死人」的事實,過於危言聳聽,在針灸界造成了一定的消極影響。事實上,針刺在更多的情況下能治療疾病,是防病治病的重要方法之一,而不是「針能殺生人」。若因為針刺偶然造成的事故而廢止整個針刺療法,則是一種因噎廢食的消極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