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脈的檢查

靜脈檢查包括檢查脈動,並向脈診過渡。在《靈樞·經脈篇》中有:「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腦髓生,骨為干,脈為營,筋為剛,肉為牆,皮膚堅而毛髮長,谷人於胃,脈道以通,血氣乃行……經脈者,所以能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也。」很明顯決死生,處百病,凋虛實是既有經絡的功能,又是它們變化的反映,而對這種反應的瞭解就是經絡的檢查,亦就是脈診的蒿矢。如上所述我們今天見到的《內經》雖然進入了脈診亦即診脈動的形成時期,但仍可以從《內經》中有關經絡的論述直接間接地看到早期經絡檢查和脈診的起源。這種內容在《內經》中指不勝屈。重要的例如《靈樞·經脈篇》對十二經脈的論述就都有這種內容,以第一個手太陰肺脈為例,經文為:「肺手太陰之脈,起於中焦,下絡大腸還循胃口,上膈屬肺,從肺系橫出腋下,下循蠕內,行少陰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內上骨下廉人寸口,上魚循魚際出大指之端,其支者從腕後直出次指內廉,出其端,是動則病肺脹滿,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則交兩手而瞀,此為臂厥,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氣,喘渴煩,心胸滿,脯臂內前廉痛,厥,掌中熱,氣盛有餘則肩背痛,風寒,汗出中風,小便數而欠,氣虛則肩背痛,寒,少氣不足以息,溺色變。」對經絡的診察應當包括病人的自我感覺,及醫生的客觀檢查,在檢查中「脈氣」是很重要的一項,亦就是脈的跳動了,由於是在早期,一般還沒有明確的脈名脈形,所以十二經脈中只提「是動」如何如何,這個動就是動的異常,故下文又有氣盛有餘與氣虛之分,氣盛、氣虛就是動的各種異常中的兩種表現。在《靈樞『經脈篇》中又有:「脾之大絡,名日大包,出淵液下三寸,布胸脅,實則身盡痛,虛則百節盡皆縱、。」這對虛實二脈就說得更為清楚了,說得最為清楚的當然要算對胃之大絡的說解,《素問·平人氣象論》上說:「胃之大絡,名日虛裡,貫膈絡肺,出於左乳下,其動應衣,脈宗氣也,盛喘,數絕者則病在中,結而橫有積矣。絕不至曰死,乳之下其動應衣,宗氣洩也。」(前一應農當依《甲乙,經》作「應手」)這內容就不止是盛、虛、實等概念性的了。當然所謂「虛裡」是心尖搏動區,但古人並不這樣講,而明明是說在診經絡,可證診察脈的跳動是檢查經絡的一個重要方法,從時代上來看馬王堆出土的帛書無論是有關經絡的和有關脈法的,其內容和文字等都要早於《內經》,這就是說明診脈動的方法在醫經一派還有不斷的發展和越來越重要的趨勢,而有脈法做為獨立的診法與經絡系統逐漸分離開的傾向。

人身經絡各自條件是不完全相同的,故而在《素問·血氣形志篇》中說:「夫人之常數,太陽常多血少氣,少陽常少血多氣,陽明常多氣多血,少陰常步血多氣,厥陰常多血少氣,太陰常多氣少血。」這個原則發展為各經的脈象不同,如《素問·平人氣象論》:「太陽脈至,洪大以長;少陽脈至,乍數乍疏,乍短乍長;陽明脈至,浮大而短。」(缺三陰脈,見於《難經》)至於它的發生,《素問·離合真邪論》做了如下的解釋說:「天有宿度,地有經水,人有經脈,天地溫和則經水安靜,天寒地凍則經水凝泣,天暑地熱則經水沸溢,卒風暴起則經水波湧而隴起。夫邪之入於脈也,寒則血凝泣,暑則氣淖澤,虛邪因而人客,亦如經水之得風也。經之動脈,其至也,亦時隴起,其行於脈中,循循然,其至寸口(至寸口三字是衍文)中手也,時大時小,大則邪至,小則平,其行無常處,在陰與陽,不可為度。」古人在進行經絡檢查時發現每一經(或絡)都可以有一個或一個以上的動脈可以摸到,這就是「經之動脈」診察它們可以瞭解病邪的有無等具體情況,它可以在陰經亦可以在陽經,從而形成以診「動脈」亦即診搏動的分經遍診方法。診動脈由做為一種重要的經絡檢查方法發展為向具有獨立意義的脈診方法過渡,過渡的條件主要是診察位置(穴位)的固定和內容(脈名)的日漸豐富。

隨機文章: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