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經八脈交會穴

一、公孫配內關

公孫-足太陰脾經

1、衝脈病候

《素問·骨空論》:「衝脈為病,逆氣裡急。」

《素問·舉痛論》:「寒氣客於衝脈……寒氣客則脈不通,脈不通則氣因之,故喘動應手矣。」

《素問·痿論》:「衝脈者……與陽明合於宗筋……故陽明虛,則宗筋縱,帶脈不引,故足痿不用也。」

《難經·二十九難》:「沖之為病,逆氣而裡急。」

《脈經·平奇經八脈病》:「沖督之脈者,十二經之道路也。沖督用事,則十二經不復朝於寸口,其人皆苦恍惚狂癡。」「(脈來中央堅實,經至關者,)衝脈也。動苦少腹痛,上搶心,有瘕(jiǎ)疝(shan),絕孕,遺矢溺,脅支滿煩也。」

逆氣,指升降之失常,氣應上升而反下行,氣應下降而反上升,則喘逆。氣機升降不通可引起疼痛裡急、九種心疼、臍腹疼痛等病。

2、公孫主治肝氣橫逆與肝氣下迫

從生理上看,五臟配屬五行,根據五行生剋制化的理論,五臟之間既有相生的聯繫,又有相剋的制約。從病理上看,如果肝有病則可以影響脾,因為肝五行屬木,脾屬土,肝木克脾土,所以治療當實脾土,故公孫能治肝氣橫逆、下迫之疾病。這是「上工治未病」的原則,是古代預防醫學的方法。它不但運用在未病前的預防上(如《內經》中的攝生法),也可用來預測疾病的傳變及發展趨向,及早地加以處理,達到防止疾病傳變、縮短病程的目的。

3、公孫治婦科病

《奇經八脈考》:「沖為經脈之海,又曰血海,其脈與任脈皆起於少腹之內胞中。」因此,衝脈功能為主胞宮孕子育胎,滋養腎之精氣,以榮發充鬢和精成,故通衝脈之公孫能治婦科疾病。

4、公孫與內關相應配伍

《靈樞·經脈》:「手心主之別,名曰內關,去腕二寸,出於兩筋之間,循經以上繫於心包,絡心繫。實則心痛,虛則為煩心,取之兩筋間也。」

《難經·二十九難》:「衝脈為病,逆氣而裡急。」「陰維為病,苦心痛。」

《靈摳·經脈》;「足太陰之別名曰公孫……其別者入絡腸胃,厥氣上逆則霍亂,實則腸中切痛,虛則鼓脹,取之所別也。」

由上可見,衝脈、內關、公孫病候均有裡急和腹內作痛拘急。手厥陰心包經絡穴內關病候為實則心痛。公孫與內關均主臟腑的痛證,故兩穴相應配伍。內關屬手厥陰心包經絡穴,公孫屬足太陰脾經絡穴,心包屬火,脾屬土,故內關與公孫上下配伍屬五行相生(火生土)配伍法。

內關-手厥陰心包經

1、陰維脈病候與內關病候

手厥陰之別絡內關病候,《靈樞·經脈》載:「手心主之別……實則心痛,虛則為煩心。」

《難經·二十九難》:「陰維為病苦心痛。」

手厥陰心包經別絡之病候與陰維脈之病候均有心痛。

2、內關主治心病,兼治其他四髒之病

手少陰心經循行,《靈樞·經脈》載:「起於心中,出屬心繫,下膈絡小腸……」心繫,是指心與肺、脾、肝、腎相聯繫之絡脈。

《類經》七卷第二注曰:「心當五椎之下,其系有五,上系連肺,肺下系心,心下之系連脾、肝、腎,故心通五臟之氣而為主也。」所以稱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心肺在胸,肝膽脾在兩脅,故能治心胸痞脹,積塊堅橫脅搶,如脅痛、心痛、結胸裡急等症。總之主要治心,其他四髒為兼治,如肺宜肅降,心宜寧神(寧神即肅靜之意),當肺乾咳不已,用手太陰肺經腧穴外配內關以鎮其咳。又如肝病脅部脹痛時配用內關以疏其肝,因心包屬火,肝屬木,木生火,木為母,火為子,這是實則瀉其子的治療方法。

3、內關主治神志病

《素問·五臟生成》:「心之合脈也。」心包絡代君受邪,從治療言,心包經代君行事,所以從病理角度來講,心與心包是相合的。心生血而藏神,脈為血體而神用,故稱脈捨神。心包經主脈所生病,故內關能治神志病。

4、內關主治瘧疾

瘧疾是外邪入於少陽半表半里,營衛相持,正邪交爭而病發。邪入陰爭則寒,出與陽爭則熱,故寒熱往來,先寒後熱,汗出而息,發作定時。先寒治陰,後熱治陽,故先刺與手少陽互為表裡經之裡經手厥陰之內關以出陰邪,後刺手少陽經之外關以治陽邪。

二、列缺配照海

列缺-手太陰肺經

1、任脈病候與列缺病候

《靈摳·經脈》謂肺經別絡列缺病證:「其病實則手銳掌熱,虛則欠(音去,指張口狀,欠,即呵欠,張口呵欠之意),小便遺數。」

《素問·骨空論》謂任脈病證:「任脈為病,男子內結七疝,女於帶下瘕聚。」

肺經別絡病證小便遺數與任脈病證帶下都是前陰病。

2、列缺兼治腎病

手太陰肺經絡穴列缺,其病候虛則欠,小便遺數。腎主納氣,腎虛則失其納氣為呵欠。小便遺數,遺指小便不禁,數指小便頻數。腎者,為水髒,主津液。水有清濁,清者上升,濁者下降,清中之濁者,由三焦決瀆下行至腎,歸腎之水為濁,由膀胱排出體外,濁中之清者,復經三焦上升至肺。如此循環,以維持人體水液代謝的平衡。水液的升清降濁,必賴於腎陽的氣化作用與肺氣化水下降於腎的功能。如果腎陽氣化失司,水液升降失常,則膀胱開合不利,以致小便遺頻,小便不通,或全身水腫,嘔逆,喘咳等,故列缺能兼治腎病。

3、列缺能兼治胃腸病

肺手太陰之脈,起於中焦,下絡大腸,還循胃口。「經脈所至,主治所在」,故列缺穴能兼治胃腸病。

4、列缺能兼治婦科病

任脈起於胞中,任有妊之義,任脈交會列缺,故列缺能兼治婦科疾病,尤其治月經來潮時兩乳脹疼為常用穴。如《席弘賦》云:「氣刺兩乳求太淵,未應之時瀉列缺。」

5、列缺與照海相應配伍

肺主宣發肅降,其位最高,後天水谷精微鬚賴肺之宣發肅降的作用才能輸布全身,維持人體的正常生命活動。如肺陰不足,宣發肅降功能失常,則後天失養,就會引起以腎陰虛為主的虛損病證。臨床採用「與其專補腎水,不如補肺以滋其源」的主張。肺腎在五行是相生關係,故列缺與照海相應配伍。

照海-足少陰腎經

1、照海主治腎病,兼治肺、脾、胃、肝等內臟疾病

腎開竅於二陰,故照海治前陰之小便淋澀、難產積塊,後陰之腸風下血等。

肺、腎兩經有共同的循行經線,如腎經循行入肺中,循喉嚨,肺經循行上膈屬肺,從肺系橫出腋下。為此,照海為治療喉塞、梅核氣等疾病的常用穴。

照海治嗜睡症與脾有關係。《靈樞·寒熱病》:「陰蹻、陽蹻,陰陽相交,陽入陰,陰出陽,交於目銳(內)眥,陽氣盛則瞋(chēn)目,陰氣盛則瞑目。陰氣盛則濕邪乘,致脾陽為濕邪所因,清陽不能上升。」即采丹溪所云:「脾胃受濕,沉困乏力,怠惰好臥。」

2、照海主治運動疾病

蹻脈交通一身陰陽之氣,調節肢體運動,所以蹻脈失調常出現肢體運動的異常。《難經·二十九難》:「陰蹻為病,陽緩而陰急。」陽緩,指陽虛,陽側肌肉瘦弱;陰急,指陰盛,陰側肌肉拘急。故治偏癱手足拘急、癇證夜發等病,照海是主穴。

筋是聯絡關節肌肉、主管運動的組織,對肌肉、骨節有約束和保護作用。筋要依賴肝血、腎精和水谷精氣的濡養。當肝血不足,腎水不能涵木,或水谷精氣供給不足時,均可出現精力疲憊、運動乏力等現象,嚴重時可引起肢體屈伸不利,痙攣拘急。此時,亦可以照海治之。

隨機文章: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