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刺治震顫麻痺

震顫麻痺又名帕金森病,是不明病因的椎體外系變性和多巴胺-膽鹼能神經功能失調的最常見的疾病。主要表現為一側或兩側肢體搓丸樣靜止性震顫,每秒可達4至8次,隨意活動時減輕,情緒緊張時加重,睡眠中消失。四肢肌張力呈鉛管樣或齒輪狀增高,面部表情呆板呈「面具狀臉」。動作緩慢,姿勢反射減少,行走時呈慌張步態。可有「書寫過小症」,言語緩慢,語音單調、低沉。可有大小便困難、出汗增多、皮脂溢出、直立性低血壓、精神症狀和癡呆等。顱腦CT可見腦溝增寬、腦室擴大。需與腦炎、腦血管病、中毒、外傷等疾病誘發的帕金森綜合症、癔病性、緊張性、老年性震顫相鑒別。

震顫麻痺與中醫學的「顫證」「震顫」「振掉」「顫振」「顫病」「腦風」類同。《素問·至真要大論》云:「諸風掉眩,皆屬於肝,諸寒收引,皆屬於腎,諸暴強直,皆屬於風……。」掉即顫振,收引即拘急孿縮,強直即僵硬。《素問·上古天真論》言:「男子……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天癸竭,精少,腎臟衰……」

《張氏醫通》謂:「顫振則但振動而不屈也。」《雜病證治準繩·諸風門·顫振》:「顫,搖也;振,動也。筋脈約束不住而莫能任持,風之象也……此病壯年鮮有,中年以後乃有之,老年尤多。」中醫認為,震顫麻痺之發生與年老體衰、七情內郁、飲食不當等有關。肝腎陰虧是本病的主要病機。肝藏血,腎藏精,老年人多血虛精虧再加之攝生不慎,或疾病所傷致肝腎陰虛,筋脈失養,不能制約肝陽使肝風內動造成顫動振掉或拘急強直;勞倦過度,飲食失節,或思慮內傷,心脾俱損致氣血不足,不能榮於四末,筋脈失於濡養而致震顫之疾;氣滯血瘀情志內郁,或痰濕,氣滯不暢,鼓動不能,血行緩慢而瘀阻脈道致筋脈失濡而手足顫動,動作減少,屈伸不利;痰熱動風五志過極,木火太甚,風火相煽,痰熱互阻,寇伐脾土故見四肢顫動;若風火盛而脾虛,則津液不行,痰濕停聚,風痰邪熱阻滯經絡發為顫證。

針刺治療震顫麻痺相對於其他方法來講有著獨到的療效和優勢。取舞蹈震顫控制區、百會、四神聰、風池、四關為主。痰熱動風可加豐隆;氣血虧虛者加足三里;肝腎不足能加三陰交、太溪;血瘀動風時加血海。

令患者取舒適側臥位並將所選穴位處充分暴露,常規消毒後醫者右手拇、食指持毫針針柄以小於15度內角沿頭皮快速刺入帽狀腱膜下層。針尖向頭頂部方向刺入舞蹈震顫控制區1.5寸,四神聰針尖向百會穴透刺各1寸。針尖向鼻尖方向刺風池穴1.5寸。四關、足三里、三陰交、太溪、血海各直刺1寸。豐隆直刺2.5寸。舞蹈震顫控制區、百會、四神聰施以小幅度、快速捻轉手法;風池、豐隆施以大幅度提插瀉法;四關、足三里、三陰交、太溪、血海施以捻轉平補平瀉手法。除百會、四神聰每天必取外,其餘穴位均左右交替選取。每天針刺一次留針30分鐘並隔10分鐘加強手法一次,15天一個療程。

需要注意的是,扎舞蹈震顫控制區、百會、四神聰時要掌握好進針角度,角度過小,針易進入肌層;角度過大,則容易刺入骨膜,都會引起疼痛。為了減輕進針時的疼痛,可囑病人憋氣,深吸氣一口,暫停呼吸。

位於大腦中央前部的舞蹈震顫控制區,是「頭針」創始人焦順發於上世紀70年代發現的,可治療肢體不自主運動和震顫的特效區域,具有補益元神、鎮靜止顫作用。百會、四神聰均位於巔頂,前者是督脈、足厥陰肝經、足太陽膀胱經交會的部位,有益腎充髓、寧神醒腦之功;後者是經外奇穴,可寧心安神、明目聰耳。風池是足少陽膽經要穴,膽與肝互為表裡,通過對風池穴的刺激可以使肝風熄、膽火寧、顫動止。四關即合谷、太沖,合谷為多氣多血的手陽明大腸經穴,有補氣血、強後天之本的功效;太沖為足厥陰肝經原穴,有平肝熄風、養心安神之功。二者一陽一陰、一氣一血,相互依賴,協調配合達到平衡陰陽、通達氣血的效果。豐隆為健脾利濕、化痰要穴。足三里可補益氣血,強健中焦運化功能。三陰交是足三陰經的交會穴,太溪是足少陰腎經原穴,刺激二穴具有滋陰益腎、調氣和血、舒肝健胃、壯水之源以條達肝木的作用。血海有補血、活血、養血之作用。諸穴合用共同達到調和陰陽、肝腎同治、滋陰熄風、養血柔筋的功效。大量研究也驗證,針刺能提高腦內多巴胺含量及腦內多巴胺神經元的興奮性,從而使震顫麻痺獲得有效治療。

隨機文章: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