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狀 斑枯病又稱白斑病,主要為害葉片,葉柄、莖及花序也可受害。葉片發病,初期為暗綠色小斑,直徑1~3毫米,逐漸擴大時病斑受葉脈限制呈多角形,後期呈灰白色,其上密生小黑點,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葉柄和莖上病斑長條形,嚴重發生時多數病斑匯合連片,葉片自下而上變褐枯死。
病原菌及發生規律 病原為白芷殼針孢(Septoria dearnessii Ell.et Ev.),屬半知菌亞門,殼針孢屬真菌。病菌以菌絲體和分生孢子器在種株基部殘樁和地面病葉上越冬;次年春季病菌遇水後分生孢子器釋放出分生孢子,隨水滴飛濺而傳播,引起初侵染。生長季病斑上形成新的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又進行多次再侵染,蔓延為害。5月初開始發病,隨著植株生長茂密,田間濕度增大,為害也不斷加重。種子帶菌造成遠距離傳播。一般發病率在30%以上,損失很大。
防治方法
1、收穫後徹底清除殘樁和地面落葉;避免與防風、北沙參等傘形科植物輪作。
2、在無病植株上采種,遠離發病地塊種植;合理密植,降低植株間濕度,雨後及時排水。
3、發病初期選噴1︰1︰100波爾多液、64%殺毒礬500倍液或50%多菌靈500倍液等藥劑,視病情噴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