磴口縣烏蘭布和沙漠,最近爆出一大新聞——專家鑒定:一畝梭梭和紅柳接種蓯蓉的沙地一年收入高達3300多元,盛產期更高達7000元,這相當於5畝到10畝優質耕地的收入。
近日,由中科院、中國農業大學、蘭州大學、中國治理荒漠基金會、內蒙沙產業協會的有關專家、學者組成的考察團專程赴磴口縣,在內蒙古王爺地蓯蓉生物科技公司生態基地對紅柳接種肉蓯蓉技術進行測產簽定。結果表明:一畝當年栽種、當年接種蓯蓉的梭梭和紅柳林,第二年可採挖蓯蓉330公斤,以現在市場價計算收入為3300元,盛產期更高達7000元。
內蒙古「王爺地」蓯蓉生物科技公司經理魏均說:「 梭梭和紅柳接種蓯蓉技術於2005實驗成功,2006年首次在內蒙古王爺地蓯蓉生物科技公司生態基地推廣了300畝的標準化紅柳接種蓯蓉示範林。」 魏均是磴口縣的一位普通農民,在與烏蘭布和沙漠較量12年後,他創建了內蒙古「王爺地」蓯蓉生物科技公司。梭梭、紅柳人工接種蓯蓉技術的成功,打開了沙漠深藏的寶藏,徹底改變了烏蘭布和沙漠過去那種開荒種地的治沙模式。
磴口縣縣委書記郭介中說: 「這項技術的成功推廣,不但拓寬了農民的增收渠道,提高了農民的經濟收益,而且加快了沙區的生態治理。沙區湧起了一股「搶沙治沙」的熱潮,目前已有40戶企業入駐烏蘭布和沙區建基地。」 蓯蓉是名貴的中藥材,有 「沙漠人參」的美稱,應用前景極廣,而產量卻奇缺,全國僅有新疆和內蒙磴口、阿盟的部分地區能產出,今年磴口縣收到的干蓯蓉訂單達120噸,2008年,經內蒙發改委批准,內蒙古最大的人工接種肉蓯蓉10萬畝基地項目落戶烏蘭布和沙漠。
磴口縣縣委書記郭介中說:「磴口縣境內的沙漠總面積達489萬畝,而目前只有15000畝蓯蓉基地,今年我們提出要建設30萬畝蓯蓉種植基,要把磴口縣建成全國最大的蓯蓉種植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