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9月下旬至10月上旬
1、選地:選地勢高、排水好、含腐殖質豐富的沙質壤土。
2、整地:翻時打碎土塊,畝鋪腐熟豬欄肥1500—2000千克,過磷酸鈣50千克,翻入土中,耙平作畦。畦寬1—1.2米,溝寬45厘米,畦面呈龜背形。
3、下種:有條播、撒播、穴播三種,以條播為主。在平整畦面上用鋤頭開淺溝,溝深5厘米左右,行距13—17厘米,株距5—7厘米,每條溝內互相排列兩行,芽向上;蓋焦泥灰,每畝施用2500千克,餅肥50千克,最後把畦溝內的泥土提於畦面7—8厘米後,邊種邊蓋,有利出苗。下種深度為7—8厘米左右。
二、11月下旬至12月下旬
施冬肥:先在畦面輕中耕一次,將餅肥撒上,每畝撒50千克;欄肥1500—2000千克(豬欄糞塊要打碎);人糞每畝施用1000千克,並覆少量泥土。
三、1月下旬至2月上旬
1、施追肥:幼苗出土應追施肥一次。一般宜在早晨或傍晚畝施淡人糞1000—1500千克或1%硫酸銨液1000千克。以後視葉色施肥。
2、拔草:立春前後勤拔草、拔小草,前後共拔四次。第一次在剛出苗時進行;第二次在2月中旬。
四、3月中旬至4月上旬
1、拔草:第三、第四次用手拔畦面、溝邊的雜草。
2、灌水:乾旱季節或雨水偏少時及時灌水或澆水,保持土壤濕潤。雨水過多要及時疏溝排水,做到畦溝內不積水。
3、防病治蟲:生長期發生霜霉病、銹病、菌核病等,可用40%乙磷鋁可濕性粉劑300倍液防治。每隔7—10天噴一次,連續噴2—3次。菌核病可用5%氯硝銨粉劑畝施2千克,或用1:3石灰、草木灰撒施。
五、4月下旬至5月上旬
1、收穫:收挖時先將畦面雜草清除乾淨,淺翻,邊翻邊拾塊莖。然後再翻一次,敲碎土塊,拾淨塊莖。
2、選留塊莖:選當年新生的塊莖,剔除母塊莖。種用塊莖以直徑為1.4—1.6厘米為宜。
3、貯藏:塊莖在室內攤放數日,表面泥土發白脫落即可貯藏。(1)室內貯藏。選陰涼、高燥、通風的泥地,用磚或石頭圍成長方形,寬一米左右,長不限,先在貯藏處鋪上7—10厘米曬乾的黃泥或細沙,其上放塊莖15—20厘米,再蓋一層泥或沙。(2)竹籮貯藏。選擇帶有細孔的竹籮,籮底及四周鋪上稻草或細泥,上放塊莖,蓋上細泥或細沙,放在陰涼高燥的室內。
4、加工:(1)分級過篩。篩孔直徑為1.2厘米,將塊莖放在篩子上過篩,即可分大小兩檔。同時揀出雜草和泥塊,分裝入籮筐處理。(2)洗淨。將塊莖盛入籮筐中,放在水裡或溪溝中,用腳踩或用手搓表皮,洗淨後瀝干。(3)水煮。用大鍋一隻,鍋內放上清水,把水煮開,待水中有氣泡上升時,將塊莖倒入鍋內,以浸沒塊莖為宜。蒸時要不斷攪動,使其受熱均勻。煮的時間,大塊莖4—6分鐘;小塊莖3—4分鐘。在煮的過程中,要選大小適中的塊莖數個進行檢查,用刀橫切塊莖,如切面呈現黃白兩色,表面塊莖還需繼續煮,如切面全面變成黃色,即可撈起。一鍋清水可連煮3—5次,當水變成黃色混濁時,要換清水。每次放塊莖時,要加些清水,使鍋內的水面保持一定水位,利於加工。(4)曬乾。煮好的塊莖應攤在竹簾或乾淨的水泥地上曝曬。塊莖要攤得薄、翻動要勤。曬3—4天後,放在室內返潮數天,使其內部水分外滲,再繼續2—3天即可乾燥。如遇雨天,可在50—60℃的烘房內烘乾。乾燥後的塊莖用袋裝入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