蛹蟲草是蟲草結合的藥用菌,是我國一種名貴的中藥材,具有卓越的醫療和滋補功效,營養成分極為豐富,並含有蟲草酸、蟲草素、蟲草多糖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等特殊物質,除對多種疾病具有顯著療效外,還有優良的滋補作用,並有抗菌、抗毒、抗癌、抗疲勞、抗衰老等特殊功效,已越來越受到國內外研究者的重視和消費者的青睞。 蛹蟲草生理獨特,生態複雜,因而產量稀少,價格昂貴,普通人難以問津。
一、菌種分離培養
1、育種 長期採用無性繁殖及多次轉管的蛹蟲草菌種,其母本基因容易變異,表現為出草畸形,產質量下降。因此,在生產中應定期對蛹蟲草菌種進行一次有性繁殖。具體做法是,選取高產、優質、早熟的蛹蟲草子實體,用0.1%昇汞溶液,或75%的酒精進行表面消毒後,用無菌水清洗表面藥液,置於盛有綜合培養基容器上方懸空,在21℃-23℃下靜置培養,待培養基表面出現星芒狀蟲草菌落時,在接種箱內挑取單個或多個菌落置試管斜面培養基培養。待蛹蟲草菌絲佈滿斜面後再提純。獲得的孢子母種須經出草比較試驗後,選取優質蟲草子實體再進行一次組織分離,經篩選後方可用於轉擴栽培種。
2、考種 將母種擴大培養後,置米飯培養基上,於 18℃-20℃下培養20-30d,觀察生長情況。若見有細菌或黴菌污染,應對母種進一步純化;若無雜菌污染,可繼續培養,一個月後即有橙紅色子實體產生,說明母種可靠。 (三)二級種子培養 將液體培養基分裝於500ml三角瓶中,每瓶加培養液200ml,用12層紗布外加一層牛皮紙封口。13-30分鐘滅菌後,將母種在無菌條件下用接種鉤接入三角瓶中,每支斜面可接10瓶以上。接種後於20℃搖床培養5d左右,待形成均勻小球後即可用於栽培種。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培養液變混,有兩種可能性,一是細菌污染應予以淘汰;二是由於菌絲生長過分粘稠所致。若難以判斷,可進行鏡檢。
二、栽培管理技術
1、培養基配製 以大米、玉 米等作主料,另添加10%-25%的蠶蛹粉或奶粉媽提高蛹蟲草子實體的品質。將培養料與營養液以1:1比例拌勻,pH值掌握在5.5-7.0。按常規裝瓶、滅菌、接種。
2、菌絲體培養 接種後的料瓶,應置於清潔、避光的環境中培養,保護空氣濕度60%。初始階段,為減少雜菌污染,室內溫室宜保持在15℃-18℃之間,待料面佈滿蟲草菌絲後,將溫度提到20℃-23℃,持續15d左右,菌絲即可吃透培養料,完成營養生長。
3、子實體培養 菌絲體成熟後,由白色逐漸轉為桔黃色,此時,室內應增加光照白,白天利用自然散射光,保持200勒克斯,晚間可利用日光燈作光源,每天應不少於10h光照,以促使菌絲體轉色和刺激原基形成。待料面突起,並形成小米粒狀原基時,要適當通風,補充新鮮空氣,保護室內溫度18℃-22℃,並提高空氣相對溫度至80%-85%。如濕度太大,易使培養基提早失水而影響產量。蛹蟲草有較強的趨光性,因此在子實體形成後,應根據情況適當調整培養瓶與光源的相對方向,或調整室內光源方向,以保證子實體的正常生長形態,從而提高產量。待子實體不再生長,其頂端出現許多小刺時,表明已成熟。采收時,用無菌鑷子鉗出子實體,然後再加少許營養液,重新包紮好瓶口,繼續培養,20d左右,又可長出第二批子座。采收下的子實體晾乾或低溫烘乾後出售。暫不出售,應密封好置低溫乾燥處貯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