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材造假怪招揭密

只要某事有足夠的利益可圖,就一定有人樂於也敢於去做,即使很可能害人害己。正是因此,多年來藥材市場中的藥材造假現象屢見不鮮,而且其勢頭有增無減,該情況已引起主管部門高度重視,正在著力整治。本文總結市場中常見的藥材造假的數種方法,以提醒藥界同仁在購貨時務必謹慎從事。

一、為增加藥材重量而造假。

這種情況是藥材市場中最常見的一種造假方法,而且很簡單容易,一般有經驗的藥工細辨便很容易識破。此類方式從藥效影響角度看,可分為兩種情況:其一,對藥材功效影響不大的。以款冬花為例,臨床多用炮製品,分款冬花和蜜款冬花,現市上摻偽很多,多見的是摻、鹽、滑石粉等。將或鹽溶於水中,再噴灑於花上,從而達到吸濕的目的。從性狀上就很容易鑒別,摻偽的款冬花較原藥材色淡,味微澀,質地較硬而且脆,手捻之發澀,細看還可以看到白色的結晶顆粒,還可以根據的理化性質進行鑒別,如加氯化鋇水液,氫氧化鈉水液等都可以產生沉澱,現象明顯。摻鹽的款冬花則在性狀方面表現為,色較深暗,味鹹,質重柔潤,極易吸潮,有時可見白色結晶顆粒,理化方面可用硝酸—硝酸銀溶液作沉澱反應等。如滑石粉摻偽,一般是直接散入花中,或混在水中再噴於花上,性狀上變化明顯,色較原藥材淡亮很多,手感滑,其洗液呈乳白色,但是滑石粉的理化鑒別稍複雜,須在實驗室完成,此處不一一介紹了;其二,對藥材功效影響較大的。這種一般指把廉價藥材混入較貴的藥材中,而且兩種藥材的性味主治相差很大。舉例如徐長卿,市場上經常把混入徐長卿中以增重,和徐長卿為同科同屬植物,性狀很相近,但是其功效截然不同,徐長卿具有祛風化濕、解毒消腫、通經活絡、行氣止痛的功效,具有清熱涼血、利尿通淋、解毒療瘡的功效,混用後藥效如何可想而知。類似情況很多,此處須強調,雖然摻偽藥材的性狀相近,但是仔細鑒別還是可以分辨的,這就要求藥檢人員要有相當的細心和耐心了。

二、為縮短采收期而造假。

這種情況相對不常見,造假者需要一定的種植知識,而且要從源頭作起。近年上市的所謂人形何首烏就是很有代表性的一例。這種「何首烏」據實驗報道其原植物為黃藥子,與何首烏功效完全不同,那麼黃藥子怎麼會變成何首烏了呢?采收期又是怎麼被縮短的呢?據知情人介紹,黃藥子生長速度很快,何首烏較慢,大概差兩三倍左右。有些藥農為了獲利快,製造了人形模具套,在春夏之交時把黃藥子的根莖移植到模具中栽培,根莖隨著模具套的形狀生長,秋末,再把何首烏嫁接到塊莖上,次年長出何首烏的籐苗,地下部分形狀像人形,還要剪去鬚根,再將黑土塗在表面上,即可上市當人形何首烏出售了。這是純粹的「掛羊頭,賣狗肉」。其他較普遍的是,縮短采收期多指藥農在某種藥材的銷售旺季或旺年早挖早采,當然也有刻意延長采收期的情況。但相比較而言,人形何首烏的造假法更取巧更離譜了。

三、為改變外觀而造假。

由於長期以來,在藥材市場的實際交易中,判斷藥材品質優劣通常還是根據性狀,所以改變藥材外觀將劣質藥材充當優質藥材或者其他的藥材冒充正品藥材的情況也就時有發生了。劣質藥材充當優質藥材很常見,例如,發霉的胖大海,在銷售前可將霉斑撞去,冒充正品胖大海。類似情況各種藥材都有各自適合的簡單方法。用其他的藥材充當正品藥材的情況相近。例如,鹿茸在市場上的偽品數不勝數,常見的是鹿科動物水鹿、白唇鹿、坡鹿等當鹿茸銷售。僅以來自新西蘭的水鹿幼角的加工成「鹿茸」來說明情況,一般有兩種方式,其一是茸片塗油法,水鹿角的頂端所切的薄片,在上面塗成薄薄的植物油,使之有油光發亮的感覺,而且還可以增加重量約十分之一左右。其二是將水鹿角的「三沙」「四沙」部分切製成飲片後,因一般多為灰白色,商品的感官很差,於是造假者將已骨化的沙片用雙氧水浸泡一小時後,撈出曬乾,此時「沙片」顏色變為黃色或棕黃色,色澤鮮艷,容易迷惑購貨者,誤以為是優質鹿茸。

四、用提取完的藥材造假。

這種情況很簡單,就是指造假者提取藥材的有效部位或成分製成半成品出售,在提取過程中盡量保持藥材的「原貌」,因為藥材市場的藥材購銷目前仍以感官為判斷的主要方式,成分的丟失與否目前很難確定。這也提醒我們中藥的科研人員,如果藥材的鑒定檢驗不和有效部位掛鉤,或者說,即使與有效部位相聯繫,其檢驗方法也要盡量簡單,切不可繁雜,只有這樣才適於在藥材購銷過程中去實際應用。這種提取完再銷售的現象例子很多,此處就不一一舉例了。

隨機文章: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