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基礎 雪靈芝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止咳;利濕退黃;蠲痺止痛。主外感發熱;肺熱咳嗽;黃疸;淋濁;風濕痺痛;高血壓病。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或研末;或泡酒。 【摘錄】《中... 2016年02月21日 閱讀 222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煎服 炎炎夏日 中藥消暑 藿香 有理氣和胃、解胃化濕等功效,對夏日感冒頭痛、噁心嘔吐、胸脘悶脹、腹痛腹瀉等有良好的防治作用。每次10克,分2~3次煎服。鮮藿香用量可加至30克。 ... 2016年02月21日 閱讀 244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對叉疔藥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祛風除濕;活血止痛;養心安神。主風濕性心臟病;血尿;白濁;半身不遂;疔瘡;外傷出血;痧氣腹脹疼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g;或泡酒服。外用:搗... 2016年02月21日 閱讀 204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種貯 馬鈴薯栽培技術 1、播前準備 深翻土地24厘米~25厘米,再整平。若播前墒情不足,應提前10天灌水補墒。 2、肥料配製 提前20天左右按每畝300千克~500千克廄肥均勻加入25千... 2016年02月21日 閱讀 234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地筋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止渴;祛風除濕。主熱病消渴;風濕痺痛;咳嗽;吐瀉。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或搗汁;或浸酒。外用:適量,搗敷。 各家論述 1.《別錄》:主... 2016年02月21日 閱讀 209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炮製 中藥材山藥栽培及采收加工技術 薯蕷,通稱山藥,多年生草本植物,莖蔓生,常帶紫色,塊根圓柱形,葉子對生,卵形或橢圓形,花乳白色,雌雄異株,塊根含澱粉和蛋白質,可以吃,下面具體瞭解下山藥栽培及采收加... 2016年02月21日 閱讀 264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合萌根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利濕,消積,解毒。主血淋,洩瀉,痢疾,疳積,目昏,牙痛,瘡癤。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鮮品30-60g。外用:適量,搗爛敷。 各家論述 1... 2016年02月21日 閱讀 200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種貯 枸杞整形修剪有技術 枸杞整形修剪和摘心對調節生殖生長和營養生長作用很大。當年生、二年生的結果枝條結果能力最強,多年生和二年生春枝條為最佳。掌握這些結果的習性,對合理修剪有著重要的指導作... 2016年02月20日 閱讀 211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