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基礎 公雞頭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涼血止血;清熱利濕。主崩漏;白帶;刀傷出血;燙火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研末,3-6g。外用:適量,搗絨敷;或研末調塗。 摘錄 《中華本草... 2015年12月11日 閱讀 220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人面子根皮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解毒消癰。主乳癰。 用法用量 內服:加酒適量煎,10-15g;或浸酒。 各家論述 《嶺南採藥錄》切碎,酒煎,盡量飲之,能散乳癰。 摘錄 《中華本草》 2015年12月11日 閱讀 179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油茶根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理氣止痛;活血消腫。主咽喉腫痛;胃痛;牙痛;跌打傷痛;水火燙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研末或燒灰研末,調敷。 摘錄 ... 2015年12月11日 閱讀 219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野罌粟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劍肺止咳;澀腸止瀉;鎮痛。主久咳喘息;瀉痢;便血;脫肛;遺精;帶下;頭痛;胃痛;痛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6g。 【各家論述】 1.《吉林中草... 2015年12月11日 閱讀 216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野山螞蟥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祛風;利水;解瘡毒。主水腫聚起;瘡毒。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外用:煎水洗。 附方 1治遍身暴腫:野山螞蟥三錢,土大黃二錢,蕎子蓮二錢。水煎,內... 2015年12月11日 閱讀 188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獨葉巖珠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滋陰清熱;解毒消腫。主陰虛內熱;熱病口渴;肺熱咳喘;咽喉腫痛;口腔炎;風濕痺痛;跌打損傷;乳癰;疔腫。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5g,鮮品30-60g... 2015年12月11日 閱讀 142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奇林翠雀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溫中;止瀉。主胃腸冷痛;洩瀉。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0.9-1.5g。 摘錄 《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 2015年12月11日 閱讀 167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鑒別 前胡的鑒別方法 前胡為常用中藥。始載於《名醫別錄》。具有散風清熱、降氣化痰的功能。用於痰多氣喘、胸膈滿悶、咳痰黃稠等病症。 來源 1.白花前胡:又名雞腳前胡。為傘形科植物白花前胡P... 2015年12月11日 閱讀 237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驚風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燥濕;解毒;涼肝。主小兒疳積;肺炎;驚風。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 注意 脾胃虛寒者慎服。 各家論述 1.《昆明民間常用草藥》:清血燥濕,涼... 2015年12月10日 閱讀 182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