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栽培技術要點 中藥種貯

青蒿栽培技術要點

青蒿是一年生草本植物,為菊科艾屬植物黃花蒿。株高100-400厘米,商品葉采收生育期220-240天。青蒿喜濕潤,忌乾旱,怕漬水,光照要求充足,藥用價植很高;青蒿素...
閱讀全文

識別真假沉香 中藥鑒別

識別真假沉香

沉香又名蜜香、沉水香,為瑞香科植物沉香或白木香的含有樹脂的木材,分為國產和進口兩大類。國產沉香又稱海南沉香,產於台灣、廣東、廣西等省,進口沉香主產於印度、印尼、越南...
閱讀全文

八角烏的功效與作用 中藥基礎

八角烏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活血止血,散結消腫。用於咳嗽咯血,便血,月經不調,跌打損傷,乳腺炎,癰癤腫毒。 用法用量 0.5~1兩;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 摘錄 《全國中草藥彙編...
閱讀全文
  
白附子間作栽培技術 中藥種貯

白附子間作栽培技術

白附子喜陰,且第一年和第二年生長緩慢,可與小麥、玉米、林果等間作,既為白附子生長創造遮陽條件,又可充分利用地力及光熱資源。 一、糧藥間作: 1、小麥-白附子:選土層...
閱讀全文

水茄的功效與作用 中藥基礎

水茄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活血消腫止痛。主胃痛;痧症;閉經;跌打瘀痛;腰肌勞損;癰腫;疔瘡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搗敷。 【各家論述】 1.《廣西藥植名...
閱讀全文

蠶繭草的功效與作用 中藥基礎

蠶繭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解毒;止痛;透疹。主瘡瘍腫痛;諸蟲咬傷;腹瀉;痢疾;腰膝寒痛;麻疹透發不暢。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搗敷。 各家論述 《本草拾遺》...
閱讀全文
 
芭蕉花的功效與作用 中藥基礎

芭蕉花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化痰消痞;散瘀;止痛。主胸膈飽脹;脘腹痞疼;吞酸反胃;嘔吐痰涎;頭目昏眩;心痛;怔忡;風濕疼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5-10g;或燒存性研末,每次6g...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