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鑒別 識別真假白藥子 白藥子又名白藥、白藥根,為防己科植物金線吊烏龜的塊根,多生於陰濕山坡、路旁或溪邊、林緣。每年秋季採挖,洗淨泥土,切片曬乾即可入藥。其性涼,味苦辛,具有清熱消痰、... 2016年05月13日 閱讀 173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鑒別 摻假菟絲子的識別 菟絲子具有滋補肝腎、固精縮尿、安胎明目、止瀉的功效。在臨床應用上,是一味較常用的中藥。在藥品監督檢驗中,筆者發現,菟絲子中含雜質量比例較大,並且十分普遍,有的是人為... 2016年05月12日 閱讀 163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鑒別 正確認識西洋參 西洋參是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西洋參的乾燥根,於18世紀初在加拿大南部發現,被稱作美洲人參,主產於加拿大、美國及法國,它從西方國家漂洋過海來到中國,被國人稱作西洋參,... 2016年05月11日 閱讀 213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鑒別 附子與白附子應分清 附子為毛莨科植物烏頭的旁生塊根(子根)加工品。別名鹽附子、白附片、黑順片,味辛、甘,性大熱,有毒。功能回陽就逆,補火助陽,散寒除濕,通絡止痛。中醫主要用於治療陰盛陽... 2016年05月10日 閱讀 173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鑒別 訶子的鑒別方法 訶子為少常用中藥。始載於唐·《新修本草》原名訶黎勒。具有澀腸斂肺、降火利咽的功能。用於久瀉久痢、便血脫肛、肺虛喘咳、久嗽不止、咽痛音啞等病症。 &nbs... 2016年05月09日 閱讀 170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鑒別 木瓜的鑒別方法 木瓜為常用中藥。始載於《名醫別錄》。具有舒筋活絡、和胃化濕的功能。用於風濕痺痛、腳氣腫痛、腰膝關節酸痛、吐瀉轉筋等病症。 來源 1.皺皮木瓜... 2016年05月08日 閱讀 169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鑒別 紫菀的鑒別方法 紫菀為常用中藥。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具有潤肺降氣、止咳化痰的功能。用於痰多喘咳、新久咳嗽、癆嗽咳血等病症。 來源 為菊科植物紫菀Aster tataricus L... 2016年05月07日 閱讀 158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鑒別 中藥入水辨真偽 胖大海:投入熱水中膨大成海綿狀,可達原體積的8倍。偽品圓粒蘋婆的種子入水膨脹較慢,僅達原體積的2倍。 紅花:用水浸泡後,水變成金黃色,花不褪色。 蘇木:碎片入熱水中... 2016年05月06日 閱讀 202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鑒別 黃連的鑒定 黃連為一種常用中藥,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因其根莖呈連珠狀而色黃,故名黃連。黃連種類有3種:味連、雅連、雲連。味連、雅連主產於四川,雲連主產於雲南。 [鑒... 2016年05月05日 閱讀 166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鑒別 薄荷的鑒別方法 薄荷為常用中藥。始載於唐·《新修本草》。具有宣風熱、清頭目、透疹的功能。用於風熱感冒、風溫初起、頭痛、目赤,喉痺、口瘡、風疹、麻疹等病症。 來源 為唇形科植物薄荷M... 2016年05月04日 閱讀 190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