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鑒別 馬勃真假識別 馬勃又名馬屁包、灰包菌,為馬勃科植物脫皮馬勃、大頹馬勃、紫頹馬勃的乾燥子實體。每年7~9月,當子實體剛成熟時采收,拔起後,去淨泥沙,曬乾即可入藥。因馬勃在霉雨季節生... 2016年04月24日 閱讀 172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鑒別 六神曲真假鑒別 六神曲又名神曲、六曲,為辣蓼、青蒿、蒼耳、杏仁、赤小豆等藥物加入麵粉或麩皮混和後,經發酵而成的曲劑。性溫,味甘辛,含有酵母菌,其主要成分有揮發油、甘類、脂肪油及維生... 2016年04月23日 閱讀 176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鑒別 小茴香的真偽鑒別 小茴香是常用的溫裡藥,具有散寒止痛、理氣和中的功效,同時,也是常用的香料,常用於烹飪中。小茴香為傘形科植物的果實,其幼苗在北方還常被作為蔬菜食用。傘形科植物往往形態... 2016年04月22日 閱讀 232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鑒別 烏梅真假識別 烏梅又名梅實、熏梅,俗稱酸梅,為薔薇科植物梅的乾燥未成熟的果實。烏梅性溫,味酸,入肝、脾、肺、大腸經,具有斂肺、澀腸、生津、安蛔的功效,用於治療肺虛久咳、久痢、久瀉... 2016年04月21日 閱讀 267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鑒別 豨薟草的鑒別方法 豨薟草為少常用中藥。始載於唐·《新修本草》。具有祛風濕、利關節的功能。用於風濕痺痛、腰膝酸軟、筋骨無力,四肢麻木、半身不遂、風疹濕瘡等病症。 &nb... 2016年04月20日 閱讀 206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鑒別 射干的鑒別方法 射干為少常用中藥。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具有清熱解毒、消痰、利咽的功能。用於熱毒、痰火鬱結、咽喉腫痛、痰涎壅盛、咳嗽氣喘等病症。 來源 為鳶尾科植物射干Belamc... 2016年04月19日 閱讀 178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鑒別 幾種車前子偽品 幾種車前子偽品車前子系車前科植物車前或平車前的乾燥或成熟種子,功有清熱利尿,滲濕通淋,明目,祛痰。作用平和,效果較好,臨床應用廣泛。近年來,筆者在藥檢工... 2016年04月18日 閱讀 215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鑒別 附子與白附子應分清 附子與白附子應分清附子為毛莨科植物烏頭的旁生塊根(子根)加工品。別名鹽附子、白附片、黑順片,味辛、甘,性大熱,有毒。功能回陽就逆,補火助陽,散寒除濕,通... 2016年04月17日 閱讀 239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鑒別 識別真偽燕窩 燕窩又稱燕菜、燕根,為雨燕科動物金絲燕用唾液或唾液與絨羽等混合凝結所築的巢窩,產於熱帶沿海地區,分佈在東南亞一帶及太平洋各島嶼的懸崖峭壁上,我國海南島亦有產。金絲燕... 2016年04月16日 閱讀 201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鑒別 枇杷葉的真偽鑒別 枇杷葉是常用止咳化痰藥,具有清肺化痰、止咳、降逆止嘔的作用。筆者最近工作中發現有用木蘭科植物廣玉蘭葉冒充枇杷葉銷售的,購買使用時應加以鑒別。 枇杷葉:長橢圓... 2016年04月15日 閱讀 227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