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典故 宋孝宗食蟹致痢 宋孝宗曾患痢疾,太醫用了古方名劑無數,也沒能止瀉。太醫總管因此多次被斥責,面臨著被罷官的危險。不得已,總管德壽行走江湖,尋覓名醫偏方。 一日,他經過青宮寺廟,見到附... 2016年07月15日 閱讀 150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醫藥典故 甘草救了藥掌櫃的命 劉興邦是明朝末年的一藥鋪掌櫃,一天傍晚,他在自家門前納涼,一位近鄰,17歲的李二苟走他身邊過時,看了看他的臉色,驚道:「哎呀!大伯,您患重病啦,得趕快治啊!」 劉興... 2016年07月14日 閱讀 251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醫藥典故 七擒孟獲半楓荷 公元225年,苗王孟獲大起蠻兵十萬,犯境侵略。諸葛亮親率五十萬大軍到益州的建寧(當今的黔東南州一帶)討伐孟獲。因為山高路遠加上氣候潮濕多雨,很多士兵患上了嚴重的骨關... 2016年07月13日 閱讀 227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醫藥典故 蘇東坡與狗仔花 狗仔花,就是當今的菊科植物鹹蝦花。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其味辛、微苦、性平、無毒。具有清熱利濕,散瘀消腫的功效。 相傳,蘇東坡因不知此花而認為王安石作詩有不妥之處。 相... 2016年07月12日 閱讀 243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醫藥典故 貝母巧用治肺癆 傳說,以前松潘地區有一貧婦李氏,身染肺癆(肺結核),連孕三胎,均墜下死嬰。丈夫與公婆唯恐斷了門庭香火,終日惶惶不安。 一巫婆聞說,便上門妄稱有安胎神術。公婆大喜,遂... 2016年07月11日 閱讀 187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醫藥典故 仲景「醫聖」稱號的由來 我國古醫籍《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千金要方》、《類經》、《脈經》等醫著中,多處用「醫聖」一詞,根據所查資料,最遲在南宋、金代已有尊仲景為「大聖」、「亞聖」、... 2016年07月10日 閱讀 207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醫藥典故 益母草是女性守護神 古時有個叫茺蔚的小孩。母親在生他的時候得了月子病,多年不愈。小茺蔚漸漸長大後,決心要把母親的病治好。於是他外出為母親求醫問藥,歷盡艱辛。一天他借宿古廟,遇上一位老僧... 2016年07月09日 閱讀 268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醫藥典故 使君子食用需重計量 北宋年間,潘洲一帶有個叫郭使君的朗中,精通醫道,深得鄉鄰尊敬。 一天,他上山採藥被一種結在籐狀植物上的果實所吸引。果實形如山梔,又似訶子,去殼嘗之,其味甘談,氣芳香... 2016年07月08日 閱讀 232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醫藥典故 范光祿針灸除惡疾 中醫文化博大精深,針灸是中醫特有的治病手段與方法。醫學典籍和部分文學作品中都有關於其療效的記載,其技法可謂深入淺出,令外行難以企及。先摘錄一段關於針灸療效的描述,以... 2016年07月07日 閱讀 230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醫藥典故 「人參狀元」翁同龢 在清代咸豐六年丙辰春闈期間,流傳著一個半枝人參奪得了狀元的故事。 翁同龢是當朝大學士翁心存的第三個兒子,他的兩個哥哥分別任安徽巡撫和湖北巡撫,可謂是出身名門。翁同龢... 2016年07月06日 閱讀 237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