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種貯 黃芪地膜覆蓋栽培種植技術 黃芪地膜覆蓋豐產栽培技術,改變了黃芪傳統栽培種植方式,一方面可增加黃芪的生長期,使產量明顯增加,另一方面,在北方缺水地區,可起到節水、保水作用,並且能夠擬制雜草生長... 2018年01月25日 閱讀 112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醫案心得 黃芪簡述 元代著名醫學家劉元素指出黃芪的作用有五:「補諸虛不足,一也;益元氣,二也;壯脾胃,三也;去肌熱,四也;排膿止痛,活血生血,內托陰疽,為瘡家聖藥,五也。」 《本草匯言... 2018年01月24日 閱讀 134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方劑J 加味黃芪桂枝五物湯 加味黃芪桂枝五物湯--胡國棟方 【處方】黃芪60克,當歸20克,桂枝12克,白芍20克,炙甘草16克,大棗10克,威靈仙12克,川山甲6克,防風12克,蜈蚣2條,生... 2018年01月15日 閱讀 140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紅花巖黃芪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補氣固表;利尿;托毒排膿;生肌斂瘡。主治氣短心悸;倦怠;乏力;自汗;盜汗;久瀉;脫肛;子宮脫垂;體虛浮腫;慢性腎炎;癰疽難潰;或潰久不斂。 用法用量 內服... 2017年12月24日 閱讀 100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種貯 黃芪的生長習性與栽培技術 黃芪又叫綿芪、綿黃芪、北芪,屬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紅芪分為紅紅芪和白紅芪(俗稱高蔓紅芪和低蔓紅芪),紅紅芪蔓高產量低,白紅芪蔓低產量高;黃芪分為東北黃芪(模莢黃芪)... 2017年12月14日 閱讀 108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偏方秘方 黃芪桂枝青籐湯 組成 黃芪90~120克,桂枝15~30克,白芍30~60克,青風籐30~45克,雞血籐15~30克,炙甘草6~9克,生薑5片,大棗5~10枚。 功能 益氣養血,通... 2017年12月12日 閱讀 98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醫案心得 黃芪龜板湯 組成:生黃芪60克,生地20克,龜板15克(先煎),夏枯草20克,連翹15克,知母15克,黃連10克,香附15克,丹參15克,白芥子15克,玄參15克,浙貝母20克... 2017年12月12日 閱讀 99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種貯 黃芪生長期不同栽培要領 黃芪適應性強,多生長在海拔800米~1300米之間的山區或半山區的向陽草地或林緣樹叢間。具有喜冷涼、耐乾旱向陽,怕澇的習性;根系深扎吸收貯藏功能強,生長週期可達5年... 2017年11月25日 閱讀 143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醫案心得 良附丸配炙黃芪飴糖 溫中補虛治胃寒 良附丸出自於《良方集腋》,由高良姜、香附組成,高良姜溫胃散寒止痛,香附理氣活血止痛,兩者相伍共具溫中散寒、行氣止痛作用,用於治療寒凝氣滯之脘腹冷痛。炙黃芪、飴糖,取... 2017年11月17日 閱讀 95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詞典H 黃芪 【拼音名】Huanɡ Qi 【英文名】Radix Astragali 【別名】綿黃芪 【來源】為豆科植物蒙古黃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Bg... 2017年11月05日 閱讀 109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