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基礎 浮小麥臨床應用 小麥食以養體,為心之谷,善養心氣,醫家稱其「面熱皮涼」,臨床所用系乾癟之小麥,淘之浮於水面者,其多有皮無肉,故其性甘涼平和。張仲景《金匱要略·婦人雜病篇》創甘麥大棗... 2018年06月15日 閱讀 77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詞典X 小麥麩 【出處】《本草拾遺》 【拼音名】Xiǎo Mai Fū 【別名】麩皮(《本草蒙筌》)。 【來源】為小麥磨取麵粉後篩下的種皮。 【原形態】植物形態詳小麥條。 【性味】... 2018年02月23日 閱讀 90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醫案心得 小麥巧用是良藥 眼下正是麥收時節。中醫認為,小麥性味甘微寒,入心脾腎三經,有養心安神,調補腸胃,除熱止渴之功。小麥淘洗時輕浮癟瘦者稱浮小麥,有止汗斂液、除虛熱、安神定志之功。麥麩也... 2018年02月08日 閱讀 62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偏方秘方 鍛龍牡配浮小麥驗方 應用 鍛龍牡甘、鹹寒,平肝潛陽,收斂固澀,鎮靜安神;浮小麥甘能益氣,涼可除熱,有止汗之效。二藥配伍,相互促進,奏固表收斂止汗之效。 心得 治療糖尿病自主神經病變出汗... 2018年01月03日 閱讀 140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詞典F 浮小麥 【出處】出自《本草匯言》 【拼音名】Fu Xiǎo Mai 【英文名】Blighted Wheat, shriveled wheat, light wheat 【別... 2017年10月22日 閱讀 20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種貯 利用小麥茬種牛膝栽培要點 牛膝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圓柱形,中醫學上以根入藥。牛膝最佳播種期在6月下旬至7月中旬,利用小麥茬種牛膝不失為增收的一條好門路。現將牛膝的栽培技術要點介紹如下: 整地... 2017年07月10日 閱讀 122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詞典X 小麥苗 【出處】《本草拾遺》 【拼音名】Xiǎo Mai Miao 【來源】為禾本科植物小麥的嫩莖葉。 【原形態】植物形態詳小麥條。 【化學成份】麥稈中含一種抗小鼠艾氏癌和... 2017年03月14日 閱讀 138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補益藥之浮小麥 浮小麥味甘,性涼,屬補益藥範疇。浮小麥是常用的止汗藥。「汗為心之液」,本品入心經,甘涼止汗。治陽虛自扦,可配生黃芪,麻黃根、牡蠣等同用。治陰虛盜汗,可配柏子仁,麥冬... 2017年01月03日 閱讀 99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詞典F 浮小麥 【拼音名】Fu Xiǎo Mai 【來源】禾本科小麥屬植物小麥Triticum aestivum L.的乾燥輕浮癟瘦的果實。果實成熟時采收,取癟瘦輕浮與未脫淨皮的麥... 2016年09月22日 閱讀 134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醫藥典故 浮小麥的傳說 浮小麥一名,最早見於古醫籍《太平聖惠方》一書。關於它的由來,有一則「王懷隱妙手偶得」的故事。 宋代太平興國年間,京城名醫王懷隱,有一天雨後放晴,到後院查看晾曬的中藥... 2016年08月03日 閱讀 197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