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易是病證性質的變化

《傷寒論》第392條說「傷寒陰陽易之為病,其人身體重、少氣、少腹裡急,或引陰中拘攣,熱上衝胸,頭重不欲舉,眼中生花,膝脛拘急者,燒褌散主之。」本條歷代爭議最多的是「陰陽易」,從「傷寒陰陽易之為病」看,字雖不多,但需要弄清楚的問題卻相當多。

首先為什麼將「陰陽易」病和差後勞復放在同一篇中,並冠以「傷寒」二字?與傷寒的類似病「霍亂」顯然不同,霍亂是與傷寒截然不同的另一病種,因其與傷寒類似,所以自成一篇,列出以做鑒別。陰陽易則屬於傷寒病過程中的一個證候,而且是傷寒後期的變證,所以與差後勞復同篇,並冠以「傷寒」二字,陰陽易肯定與傷寒有關,但又不是「差後勞復」,這就是為什麼將陰陽易與差後勞復並列成篇的原因。

其次「之為病」的文法,在《傷寒論》中凡7見,除了六經各篇首均有一條以外,剩下就是本條的「傷寒陰陽易之為病」,從行文的慣例上看,陰陽易應該是與六經病平行的同一層次上的疾病,雖屬於傷寒但不屬於六經病之列,是六經病之外的傷寒範圍內的疾病。

第三,「陰陽易」到底是什麼病?這是爭論最多的問題,也是臨床辨證治療的關鍵問題。

關於「陰陽易」到底是什麼病,截至目前大抵有近十種說法,說法雖有不同,但都肯定是體虛後又行房事引起則是一致的。其實「陰陽易」就是傷寒病中及後期男女交媾所導致疾病性質改變的證候。

從本條內容,結合整個傷寒病的發展轉歸,「傷寒陰陽易之為病」的「陰陽」是指交媾,即在患傷寒病的後期發生交媾,指的是發病的原因,「易」是指病證的變易、變換,雖然仍舊屬於傷寒病,但已越出六經病的範疇,已經從傷寒的寒熱病變化為氣陰兩傷的虛熱證。既然疾病發生了變化,由傷寒的陰證轉變為虛熱證的陽證,那麼為什麼斷定「陰陽易」不是疾病性質發生變化的意思呢?這得從「陰陽」合用以及治療用方去考察。

「陰陽」既表示事物對立的兩個不同方面,但還有「合而為一」的意思,作為男女交媾的一個專用代名詞,在文獻記載非常多,如南朝·宋·劉義慶《幽明錄》中載「譙郡胡馥之,娶婦李氏,十餘年無子,而婦卒。哭慟,云:『竟無遺體,遂喪,此酷何深!』婦忽起坐曰:『感君痛悼,我不即朽,君可瞑後見就,依平生時陰陽,當為君生一男。』語畢還臥。」這裡的「依平生時陰陽」就是正常交媾的意思。

在醫學書籍中,以「陰陽」代指房事的例子更是隨處可見。孫思邈《千金要方·婦人方》中「陰陽過度」「陰陽患痛」「陰陽減少」的「陰陽」二字,都是指男女交媾而言。「陰陽」二字並用,曾成為隋唐以前文人雅士或者醫家用來代替「男女交媾」的書面語言。

將「陰陽易」的「陰陽」定義為男女交媾,而不是「寒熱」的概念,有如下幾點理由:從諸多記載中可以看出,隋唐以前多將「陰陽」作為男女交媾的代指;《素女經》中產後未復即行交媾所出現的病狀與「陰陽易」的病狀有多處類似,而都是體虛未復即行房事所致;《傷寒論》陰陽非指脈象即是體內正氣,沒有指代病性、症狀的;陰陽易的治療採用燒褌散,是由異性內褲的挨近外陰部分,燒取灰服用的。

綜合前面所述,「陰陽易」是傷寒病後期或者初癒階段,體質尚未復原,氣血尚虛,即行交媾,更傷及了病人的陰精氣血,從而使原來的傷寒寒熱的外感之病轉化為氣陰兩虛的內傷病,既不是因房勞而復發,成為原有的傷寒六經病;也不是男病傳女,女病傳男的互相染易;更不是男病傳女男不病,女病傳男女不病,而是原有病人的病情改變。雖然與由衣原體感染的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一個合併症,即賴特綜合征具有尿道炎、關節炎和結膜炎三聯征有些相似,但不能確定就是或者排除賴特綜合征的可能。

臨床上診斷「陰陽易」病,必須注意以下兩個要素:

1.具有傷寒病的病史,且已至恢復期;

2.在大病初癒時段有男女交媾的情況;

「陰陽易」的幾個特徵:

1.發病與同房密切有關,均發生於男女同房之後;

2.多數為外感病初癒因同房而發病,少數正值外感病期間,因同房而發病;

3.發病者為原有外感病患者本人;

4.臨床表現有全身症狀,主要涉及膀胱、關節和眼三個部位;

5.病後若不知慎養,容易復發。

「陰陽易」的症狀和體征可歸納為4 組:

頭部症狀,有頭重項軟不欲抬舉並多兼有眩暈、眼乾澀不欲睜或冒金花;

少腹及生殖器症狀,有少腹拘急或隱隱不適,或牽引陰莖、陰囊、睪丸或陰戶拘攣不舒,或陰頭微腫;

下肢症狀,有膝脛酸軟或拘急,肢軟乏力伴沉重感,不欲走動;

全身症狀,有全身酸楚不適或疼痛,或身困而重不欲動,乏力少氣,倦怠欲臥,胸中煩悶,有如熱氣上衝、小便不利。

至於治療用燒褌散,極有可能是一種民間的精神療法,用病人對方的內褲近隱處燒取灰,讓病人知道是因大病初癒即行房事引起,以對方的隱私之物做精神慰藉,而燒取成灰雖有消毒去污之意,但所有成分幾乎蕩然無存,真正使其有效的原因,一是本在傷寒初癒,體內陰陽氣血都處於恢復階段,機體的修復能力恢復,可以自行修復;二是方藥的心理安慰,調動機體的心身聯動機制,促使疾病向好的方向發展。這也是民間「以濁引濁,使病從何處受,即從何處出」的司空見慣的方法,如過量食用某種食物而致病,就將某種食物燒炭泡水服用進行治療,其自身的修復能力與心身的聯動機制起著決定作用。

隨機文章: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