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證指南醫案》卷三 脾胃

胃虛少納。土不生金。音低氣餒。當與清補。(胃陰虛不饑不納)

麥冬 生扁豆 玉竹 生甘草 桑葉 大沙參

數年病傷不復。不饑不納。九竅不和。都屬胃病。陽土喜柔偏惡剛燥。若四君異功等。竟是治脾之藥。腑宜通即是補。甘濡潤。胃氣下行。則有效驗。

麥冬(一錢) 火麻仁(一錢半炒) 水炙黑小甘草(五分) 生白芍(二錢)

臨服入青甘蔗漿一杯。

(二四)病後胃氣不蘇。不饑少納。姑與清養。

鮮省頭草(三錢) 白大麥仁(五錢) 新會皮(一錢) 陳半夏曲(一錢) 川斛(三錢) 烏梅(五分)

(三四)脈澀。體質陰虧偏熱。近日不饑口苦。此胃陰有傷。邪熱內熾。古稱邪火不殺谷是也。

金石斛 陳半夏曲 生谷芽 廣皮白 陳香豉 塊茯苓

理肺養胃。進以甘寒。(肺胃陰虛)

甜杏仁 玉竹 花粉 枇杷葉 川貝 甜水梨汁

脈數。口渴有痰。乃胃陰未旺。

炒麥冬 生白扁豆 生甘草 白粳米 北沙參 川斛

(二十)知饑少納。胃陰傷也。

麥冬 川斛 桑葉 茯神 蔗漿

胃陽受傷。腑病以通為補。與守中必致壅逆。(胃陽虛)

人參 粳米 益智仁 茯苓 廣皮 炒荷葉

食谷不化。胃無火也。

生白芍 濃樸 新會皮 益智仁 茯苓 砂仁

(三三)陽微痰黑。食入不化。

人參 生益智 桂心 茯神 廣皮 煨姜

(六八)脈 小帶弦。知饑不欲食。晨起吐痰。是胃陽不足。宜用外台茯苓飲。

又 人參 白朮 茯苓 廣皮 半夏 枳實皮 白蒺藜 地栗粉

(二三)脈右濡。臍上過寸有聚氣橫束。幾年來食難用飽。每三四日一更衣。夫九竅失和。都屬胃病。上脘部位為氣分。清陽失司。仿仲景微通陽氣為法。

薤白 栝蔞汁 半夏 薑汁 川桂枝 鮮菖蒲

(三二)脈濡自汗。口淡無味。胃陽憊矣。

人參 淡附子 淡乾薑 茯苓 南棗

脈小。右弦。病屬勞倦。飲食不和。醫投柴葛。雜入消導。升表攻裡。致汗洩三日。脘中不饑。全是胃陽大傷。防有噦呃厥逆之變。

生益智仁 薑汁 半夏 茯苓 丁香 炒黃米

長夏熱傷。為瘧為痢。都是脾胃受傷。老年氣衰。不肯自復。清陽不肯轉旋。脘中不得容納。

口味痰吐不清。脈弦右濡澀。下焦便不通調。九竅不和。都胃病也。此剛補不安。陽土不耐辛熱矣。議宣通補方。如大半夏湯之類。 大半夏湯加川連薑汁。

又 小溫中丸。

(二二)壯年肌柔色黯。脈小濡澀。每食過不肯運化。食冷物臍上即痛。色脈參合病象。是胃陽不旺。濁陰易聚。醫知腑陽宜通。自有效驗。

良姜 草果 紅豆蔻 濃樸 生香附 烏藥

舌灰黃。脘痺不饑。形寒怯冷。脾陽式微。不能運布氣機。非溫通焉能宣達。(脾陽虛)

半夏 茯苓 廣皮 乾薑 濃樸 蓽茇

(四十)脈象窒塞。能食少運。便溏。當溫通脾陽。

生白朮(一錢半) 茯苓(三錢) 益智仁(一錢) 淡附子(一錢) 乾薑(一錢) 蓽茇(一錢)

    又 溫通脾陽頗適。脈象仍然窒塞。照前方再服二劑。如丸方。當以脾腎同治著想。

酒多谷少。濕勝中虛。腹痛便溏。太陰脾陽少健。平胃合四苓加谷芽。

(五十)素有痰飲。陽氣已微。再加悒鬱傷脾。脾胃運納之陽愈憊。致食下不化。食已欲瀉。夫脾胃為病。最詳東垣。當升降法中求之。(脾胃陽虛)

人參 白朮 羌活 防風 生益智 廣皮 炙草 木瓜

(十九)食加便溏。胃醒脾不運也。方藥當以太陰陽明是調。異功散加甘松益智。

(四二)脈緩弱。脘中痛脹。嘔湧清涎。是脾胃陽微。得之積勞。午後病甚。陽不用事也。大凡脾陽宜動則運。溫補極是。而守中及膩滯皆非。其通腑陽間佐用之。

人參 半夏 茯苓 生益智 生薑汁 淡乾薑大便不爽。間用半硫丸。

(五四)陽微。食後吞酸。

茯苓(四兩) 炒半夏(二兩) 廣皮(二兩) 生於術(二兩) 濃樸(一兩) 淡乾薑(一兩)

蓽澄茄(一兩) 淡吳萸(一兩) 公丁香(五錢) 水法丸。

(二八)脈弦。食下 脹。大便不爽。水谷之濕內著。脾陽不主默運。胃腑不能宣達。疏脾降胃。令其升降為要。(濕傷脾胃)

金石斛(三錢) 濃樸(一錢) 枳實皮(一錢) 廣皮白(一錢半) 苦參(一錢) 神曲(一錢半) 茯苓皮(三錢) 麥芽(一錢半)

不運。洞洩之後。而神倦食減。濕傷脾胃清氣。用東垣清暑益氣主之。

清暑益氣法

(嫗)脈虛澀弱。面乏淖澤。鼻冷肢冷。肌腠麻木。時如寒凜微熱。欲溺大便有不化之形。谷食不納。此陽氣大衰。理進溫補。用附子理中湯。(脾腎陽虛)

(三七)氣分本虛。衛少外護。畏風怯冷。冬天大氣主藏。夏季氣洩外越。此天熱煩倦一因也。是氣分屬陽。故桂附理陽頗投。考八味古稱腎氣。有通攝下焦之功。能使水液不致泛溢。其中陰藥味濃為君。乃陰中之陽藥。施於氣虛。未為中 。歷舉益氣法。無出東垣範圍。俾清陽旋轉。

脾胃自強。偏寒偏熱。總有太過不及之弊。補中益氣加麥冬北味。(中氣虛)

又 間服四君子湯。

(三五)痛而納食稍安。病在脾絡。因飢餓而得。當養中焦之營。甘以緩之。是其治法。(饑傷) 歸建中湯。

小便短澀混濁。大便頻溏。不欲納谷。此傷食惡食也。當分消土。(食傷)

生益智 廣皮 茯苓 澤瀉 炒白芍 炒山楂

脾胃之論。莫詳於東垣。其所著補中益氣。調中益氣。升陽益胃等湯。誠補前人之未備。察其立方之意。因以內傷勞倦為主。又因脾乃太陰濕土。且世人胃陽衰者居多。故用參 以補中。二術以溫燥。升柴升下陷之清陽。陳皮木香。

理中宮之氣滯。脾胃合治。若用之得宜。誠效如桴鼓。蓋東垣之法。不過詳於治脾。而略於治胃耳。乃後人宗其意者。

凡著書立說。竟將脾胃總論。即以治脾之藥。籠統治胃。舉世皆然。今觀葉氏之書。始知脾胃當分析而論。蓋胃屬戊土。

脾屬己土。戊陽己陰。陰陽之性有別也。髒宜藏。腑宜通。臟腑之體用各殊也。若脾陽不足。胃有寒濕。一髒一腑。皆宜於溫燥升運者。自當恪遵東垣之法。若脾陽不虧。胃有燥火。則當遵葉氏養胃陰之法。觀其立論雲。納食主胃。運化主脾。脾宜升則健。胃宜降則和。又雲。太陰濕土。得陽始運。陽明陽土。得陰自安。以脾喜剛燥。胃喜柔潤也。仲景急下存津。其治在胃。東垣大升陽氣。其治在脾。此種議論。實超出千古。故凡遇稟質木火之體。患燥熱之症。或病後熱傷肺胃津液。以致虛痞不食。舌絳咽干。煩渴不寐。肌燥熱。便不通爽。此九竅不和。都屬胃病也。豈可以 術升柴治之乎。故先生必用降胃之法。所謂胃宜降則和者。非用辛開苦降。亦非苦寒下奪。以損胃氣。不過甘平。或甘涼濡潤。以養胃陰。則津液來復。使之通降而已矣。此義。即宗內經所謂六腑者。傳化物而不藏。

以通為用之理也。今案中所分胃陰虛。胃陽虛。脾胃陽虛。中虛。饑傷。食傷。其種種治法。最易明悉。余不參贅。總之脾胃之病。虛實寒熱。宜燥宜潤。固當詳辨。其於升降二字。尤為緊要。蓋脾氣下陷固病。即使不陷。而但不健運。已病矣。胃氣上逆固病。即不上逆。但不通降。

亦病矣。故脾胃之治法。與各門相兼者甚多。如嘔吐腫脹洩瀉。便閉不食。胃痛腹痛。木乘土諸門。尤宜並參。互相討論。以明其理可也。(華岫雲)

徐評 發明亦切當。

隨機文章: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