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漢經學影響中醫學發展

中醫古籍,尤其是《內經》,在傳承過程中亦經歷過秦漢之際的文字變革,在理論上亦與漢代經師一樣同講陰陽五行。董仲舒是儒家最早言說五行者,強調「天人合一」,順應自然的規律。中醫學也非常強調「天人合一」思想,其具體表現為《黃帝內經》中的「天人相應」學說。

「君臣佐使」學說也是封建等級制度在中醫學中最明顯的體現,體現儒家思想對於封建等級秩序的推崇,明顯帶有儒家對於秩序的強調。

經學的產生與分類

經學產生於西漢。由於秦始皇採納李斯的建議焚書坑儒,將全國圖書以及學術集中到咸陽城,秦亡後,項羽焚燒咸陽,致使大量先秦典籍消失於歷史舞台,六經除了《易經》之外,其他幾未能倖免於難。漢代之初,高祖劉邦並不重視這些儒家經典,從「文景」時期開始展開了大量的獻書和古籍收集工作,部分年長的秦博士和其他儒生,或以口述方式默誦已遭焚燬的經典,或把秦時冒險隱藏的典籍重新拿出,使之傳世。

經學的繁榮本質上是為順應封建統治,在漢武帝時期發展尤為輝煌,因為從儒士的地位可以看出統治者對於儒學的推崇。公孫弘是個獄吏出身的儒生,漢武帝為了提倡儒學,公元前124年,讓他擢升丞相,封平津侯。公孫弘前,丞相皆為列侯貴族,公孫弘出身貧士,竟得封侯拜相,《公羊》學因此成為最時行的學術。凡是士人和官吏,必須學習儒經,才能得到任用或陞遷,儒學獨尊的地位更加鞏固了。

經學有古今之分

漢代經學分古文經學和今文經學。其中,「文景」時期從部分老年秦博士、儒生等處收集來的經學書籍,因為文字、傳述和解釋體系的不同,產生了不同的學派,但其版本則基本相同,後來統稱為今文經。今文經學的特點是微言大義地闡發說明孔子的思想,繼承和發揚儒家學說。

古文經學所依據的經書一般都是西漢中期以後在民間發現的古書,因其是用戰國及以前的古文字所書寫,故稱之為古文經。漢景帝末年魯恭王興建王府,壞孔子宅,從舊宅牆中發現一批經典;漢武帝時,河間獻王劉德從民間收集了大批的古典文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周官》,皆收入秘府(即官方皇家圖書館);漢宣帝時又有河內女子壞老屋,得幾篇《尚書》。這些出土的文獻都是用戰國古文字書寫,與通行的五經相比,不僅篇數、字數不同,而且內容上也有相當差異,此後即統稱為古文經。

學者在研習的過程中形成了兩種思想派別,後經相互爭辯、互相滲透和整合,初步實現了經學的統一。漢朝是經學發展最為繁榮和昌盛的時期,在這一過程中,儒生通過對經學進行闡述發展的過程,使經學的思想深深滲透到普通民眾之中。

經學的流變與經學大家

經學的流變是儒士對於儒家經典不斷解釋註疏的過程,因此隨著時代的發展,經學也經歷不斷發展流變的過程。儒家經典起源於孔子編著的六經《詩》、《書》、《禮》、《易》、《樂》、《春秋》,六經作為儒家經典的最早成果,也是經學研究最早的範本。西漢初年《樂》失傳,儒家經典留存《詩》、《書》、《禮》、《易》、《春秋》,因此被稱為「西漢五經」。到了東漢年間,除上述五經外,另外二經究竟為何一向聚訟紛紜,據王國維《漢魏博士考》,應為《孝經》與《論語》。

漢唐兩個朝代是中國歷史上經濟發展最為富庶的時代,也為經學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和環境。唐朝開始,儒家經典中將五經中的《禮》拆為《儀禮》、《周禮》與《禮記》,《春秋》拆做《左傳》、《公羊傳》與《谷梁傳》,形成「唐九經」。

唐文宗開成年間,儒家經典在九經上添《爾雅》、《論語》、《孝經》,刻做石經,由此形成「開成十二經」。北宋時,承繼唐代九經定制,但是《孟子》的地位有所上升;南遷以後,《孟子》的地位已經不可動搖,升格為經,與開成石經合做十三經,被稱為「宋十三經」。

經學發展的高峰以及奠定經學最終構架的是「四書五經」,這一構架為朱子所定,與五經上增設「四書」,隨著朱子學的繁盛,這也成為了儒家經典最為著名的編訂方式,為後世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經學大家對經學發展有影響

一項學問的發展需要代表人物的思考和推動,經學的發展正式得到大儒董仲舒的推動才走上正確的發展軌跡。孔子以後董仲舒以前的儒學是漢人稱為樸學的原始儒學,其特點是,一方面,思想上還拘泥於殘餘的領主制度,不能完全符合新的地主統治的需要;另一方面,儒家還是各種學派中的一派,不能吸收各種學派,使統一到儒學裡面來。

董仲舒生於漢景帝、漢武帝時候,西漢政治上統一的條件已經成熟了,學術上統一的條件也成熟了。儒學經董仲舒的加工,因此擺脫了原始階段,成為陰陽五行化的、完全適合地主統治的西漢今文經學。某些漢儒把董仲舒當作孔子的繼承者,因為他創造了今文經學。董仲舒根據他的哲學觀點,提出許多影響甚大的建議。這些建議,極大部分被漢武帝採納並得到實行。

董仲舒的主要觀點有:首先是「大一統」。董仲舒認為孔子修《春秋》,把一統當作首要的大事,因為這是天地的常道,古今的通義。現在學士們各持異說,朝廷無法一統,法制屢變,臣民不知所從。應將不屬於《六經》、不合於孔子的學說,一概廢絕不用,專用儒術。這事實上順應了封建專制統治的需要,迎合和封建統治者對於皇權至高無上的追求。

其次是「更化」。漢初基本沿襲秦朝的制度,因此有「漢承秦制」之謂,郡縣制優秀。但是秦行法家政治,刑罰慘刻,因此董仲舒主張更化,要求以仁德代替嚴刑,也就是要求以儒家學說代替法家學說。

再次是「推陰陽災異」。在落後社會裡,占卜術常是人們行動的指南。董仲舒取《春秋》所記天變災異廣泛地予以附會穿鑿,使《公羊》學徹底的陰陽五行化。自從董仲舒開出這一條道路,《公羊》家以外各家的經師,都認為這是一條最合時的道路,把大量迷信成分加入到經學裡,藉以取得朝廷的信任。經學陰陽五行化,成為西漢今文經學的基本特點。

此外還有「斷獄」。儒家談德治,向來與法家刑名之學對立。董仲舒據《春秋》經義附會漢朝法律,決斷了許多疑難大獄,儒法兩家合流了。他的判詞集合成《公羊董仲舒治獄》十六篇,流傳久遠,至東晉時還有人引用它來辯護自己的冤獄。

兩漢經學對中醫學的影響

經學的傳承牽繫著中國學術的大脈,經學自孔子刪訂六經之後,又經歷了秦漢兩代相接的特殊歷史變革時期,演變為今文經學與古文經學兩支風格迥異的經學派別。這兩種經學派別之爭一經肇始,便一發而不可收,自漢時起綿延至今。

章太炎先生曾言:「講國學而不明派別,將有望洋興歎、無所適從之感。」中醫古籍,尤其是《內經》,在傳承過程中亦經歷過秦漢之際的文字變革,在理論上亦與漢代經師一樣同講陰陽五行,在兩千餘年經學統領中國傳統學術核心的背景下,今古文經學對中醫學的傳承產生重要影響。

中醫典籍地位確立與經學關係

漢武帝時期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學開始成為2000多年來封建主義的主導思想。對於儒家思想的推崇主要通過對儒家典籍的推崇和註疏來體現的。從孔子編訂六經,到西漢五經、東漢七經,一直到宋代確立的四書五經,經學不斷發展變遷,雖然在數量上變化,但主體內容仍然是儒家典籍。

受經學影響,中醫對於典籍也很是推崇。中醫典籍《黃帝內經》類似於經學中的五經,享有至高無上的地位。中醫界有先賢曾說:「不讀醫經,縱成倉扁,終為技術之流。」蔡陸仙也講:「醫書之有經,亦猶儒家之有六經也。六經所以載道,『辨治亂與興衰之軌轍。醫經所以昌明學術,莫不由是焉……』」

經學傳承模式影響中醫典籍傳承

經學強調注不破經、疏不破注,株守家法、烙守師法,形成了信而好古、言必稱堯舜的價值取向。董仲舒《春秋繁露》雖然自成一說,但並沒有突破儒家確立的價值理念;朱熹的《四書章句集注》也是對儒家經典的註疏,是對儒家理念的一脈相承。

中醫典籍《黃帝內經》類似於經學中的五經,享有至高無上的地位。歷代對中醫進行註疏,中醫典籍《黃帝內經》標誌著中國醫學由經驗醫學上升為理論醫學的新階段的醫學典籍。

《難經》是闡發《黃帝內經》的疑難和要旨的第一部書;《傷寒明理論》是對《傷寒論》的註解之作;明代著名醫家張景岳《類經》,是對黃帝內經進行全面研究的著作。歷代醫家經過臨床實踐,提出各自理論,或者自成流派,但是核心離不開《黃帝內經》等典籍。

春秋戰國,中醫有用針、用藥和重切脈的三大派。西漢時代已匯合為醫經和經方兩大派別。在金元時代有被稱為「四子學派」的四大醫家,即劉完素、李東垣、張子和、朱丹溪;劉完素創立火熱論;李東垣師承於張元素,主補脾,著《脾胃論》;張子和立論邪之法而主攻下;朱丹溪則撰著《陽有餘陰不足論》、《相火論》而創立了滋陰學派。

經學推動中醫學理論範式的作用

天人合一理念

儒家宣揚的價值理念在中醫學中同樣能尋找到明顯的印記。董仲舒對儒學的新解釋一方面是為順應封建專制統治,倡導「君權神授」,宣揚皇權至高無上的地位,得到漢武帝的推崇;另一方面,新儒學對各家思想的融合,即包括對道家思想的融合,董仲舒是儒家最早言說五行者,強調「天人合一」,順應自然的規律。

中醫學也非常強調「天人合一」思想,《黃帝內經》主張「天人合一」,其具體表現為「天人相應」學說。《內經》反覆強調人「與天地相應,與四時相副,人參天地」(《靈樞·刺節真邪》),「人與天地相參也」(《靈樞·歲露》、《靈樞·經水》),「與天地如一」(《素問·脈要精微論》)。認為作為獨立於人的精神意識之外的客觀存在的「天」與作為具有精神意識主體的「人」有著統一的本原、屬性、結構和規律。

因此,《內經》的天人合一觀是天道觀的表現所在。《內經》「天人相應」學說,可以從兩方面來探討:一是從大的生態環境,即天地(大宇宙)的本質與現象來看「天人合

隨機文章: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