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人腧穴針灸圖經》與針灸銅人

北宋針灸的發展有其深刻的社會背景。中華大地在經歷了輝煌的唐朝以後,接踵而至的是戰火頻仍的五代十國,「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終於在公元960年,趙匡胤在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建立了高度集權的宋王朝,並很快統一了全國,結束了混亂局面。為鞏固封建統治,宋王朝實行了文治,隨著社會的穩定,經濟的繁榮,科技的進步也就有了發展的土壤。此外,北宋的帝王和士大夫都對醫藥有著濃厚的興趣,注重對醫學書籍的收集和整理。《宋書》記載,宋太祖趙匡胤能用艾為人治病,「太宗嘗病亟,帝往視之,親為灼艾,太宗覺痛。帝亦取艾自灸。」而宋太宗趙光義對醫藥的興趣則更為濃烈,據他在《太平聖惠方?御制序》中自稱「朕昔日潛邸,求集名方、異術、玄針,皆得其要,兼收得妙方千餘首」。而當時的文人雅客也多對醫藥饒有興趣,如著名科學家沈括集有《良方》,後來增入蘇軾之方,合稱《蘇沈良方》,在當時甚至有「不為良相,當為良醫」的說法,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宋朝的針灸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宋太祖於開寶六年(973年)下詔命醫官劉翰等整理本草文獻,於次年修訂完善,成為宋代第一部本草學規範。公元981年,即太平興國六年,宋太宗向全國頒布了「訪求醫書詔」。詔令中採用了多種獎勵辦法,鼓勵人們獻書。例如詔書規定:

「宜令諸路轉運使,遍指揮使所轄州府,應士庶家有前代醫書,並許詣闕進納。凡二百卷以上者,無出身與出身,已任職官者亦予遷轉。不及二百卷,優給緡錢償之。有詣闕進醫書者,並許乘傳,仍縣次續食。」

也就是說,凡是藏有前代醫書者,不問出身,都可以直接向宮廷獻書。獻書在200卷以上的,平民可以授予官職,有官職的可以陞遷。獻書不及200卷的,則給予優厚的報酬。對於親自上京獻書者,沿途地方政府必須提供交通工具和膳食。但是,這種訪書不是官府強行徵集,因為詔令還規定:「如不願納官者,借本繕寫」。

此次訪書,為醫學巨著《太平聖惠方》打下了紮實的文獻基礎,同時也為此後的各種醫書的編修提供了便利。

古代醫家歷來針藥並重,在政府組織編修了藥書、方書之後,針灸「明堂」的整理工作必不可少。而當時的情況是,唐政府曾多次組織修訂的針灸經典《黃帝明堂經》已不存,雖經宋太宗詔令訪書,仍未求得。在這種情況下,宋仁宗於天聖年間,命醫官王惟一主持編修一部針灸腧穴典籍。王惟一奉詔在總結《黃帝內經》、《難經》的基礎上.參以各家之見及個人經驗。撰成《銅人腧穴針灸圖經》三卷,並附《穴腧都數》一卷考訂詳確。《銅人腧穴針灸圖經》文圖相兼,對統一當時經絡、腧穴的不同說法和考訂經絡、腧穴、主治等頗有意義。翰林學士夏統在序文中嘗謂「王惟一素授禁方,尤工厲石……定偃側於人形,正分寸於腧募,增古今之救驗,刊日相之破漏。」這說明王氏對撰寫該書是十分審慎的,堪稱我國針灸史上繼晉唐之後的又一次總結。

《銅人腧穴針灸圖經》編成以後,宋仁宗認為「傳心豈如會目,著辭不若案形,復令創鑄銅人為式。」於是,王惟一等人科學計算,精密設計,於天聖五年(公元1027年)成功地鑄造了兩具與一般人身等高的針灸銅人。


天聖石碑拓片


天聖石碑拓片

據南宋《齊東野語》載:「以精銅為之,臟腑無一不具。其外腧穴則以錯金書穴名於旁,凡背、面二器相合,則混然全身。蓋舊都用之以試醫者。其法外塗黃蠟,中實以汞,俾醫工以分析寸,按穴試針,中穴則針入而汞出,稍差則針不可入矣,亦奇巧之器也。」

針灸銅人的鑄造是我國醫學史上的偉大創舉。它將平面圖譜,進而轉化成三維模型,開創了直觀化針灸教學的先例,為發展針灸學及其教育做出了獨特貢獻,後世多仿照重鑄過多次針灸銅人。同時,我們也不難看出官方的參與對於學術的發展的巨大作用,修標準,刻石碑,鑄銅人,如此浩大的工程,非國家大力支持不能行,並且,這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於今之為政者,或有裨益歟!

隨機文章: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