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花炭疽病防治

紅花炭疽病為紅花產區重要病害,南方俗稱「爛頸瘟」。該病分佈廣泛,新疆、黑龍江、吉林、遼寧、浙江等地均有發生。

1、識別特徵 葉、葉柄、莖及花蕾等都能受害,尤以莖部分枝處或嫩莖頂端受害最重。受害莖初期出現水漬狀斑點,淡綠色,擴大後變成梭形褐色病斑,中心部分凹陷,灰白色,有時出現龜裂或皺縮。發病嚴重時,病斑癒合後成大斑或環繞莖部,導致植株不能現蕾,即使現蕾也不能開花,甚至爛梢、爛莖,直至植株死亡。潮濕時病斑上產生橙色粘質物,即病菌分生孢子盤和分生孢子。葉柄上病斑褐色,長條形,稍凹陷,嚴重時葉柄凹折,至葉片萎蔫枯死。葉片上病斑圓形、近圓形或不規則長形,直徑 1—2厘米,邊緣紅褐色,後期病斑中央生有許多黑褐色小粒點,即病菌分生孢子盤,有時病斑中央破裂穿孔。葉片一般很少發病,危害性不大,但病斑多時可使葉片乾枯。花蕾受害後變黃脫落。種子發病後產生黃色至黃褐色斑點。幼苗及子葉受害後產生黃紅色至暗紅色病斑,嚴重時可引起死苗。

病原物為膠孢炭疽菌,屬半知菌亞門,黑盤孢目。分生孢子盤半埋生寄主表皮聚生,後突破表皮外露,黑褐色,有或無剛毛。分生孢子梗倒錐形,無色,單胞,頂端較窄,大小為 8—16微米×3—4微米。分生孢子長卵形、近梭形或近橢圓形,無色,單胞,多正直,大小為 8—16微米×3—5微米。

2、發病規律 帶菌種子是主要初侵染源及遠距離傳播的主要途徑。病菌分生孢子粘附於種子表面或以菌絲體潛伏種子內或在田間病殘體中越冬。帶菌種子傳播後,病菌侵染胚軸並擴展到幼莖和子葉上產生病斑,發病重者苗枯死。在病殘體中越冬的病菌產生分生孢子引起初次侵染,發病後在病部形成分生孢子,借風雨、昆蟲及農事操作等途徑傳播,不斷進行再次侵染,病害擴展蔓延,甚至流行。

病菌對溫度適應範圍較廣(10—30℃),最適溫度為20—25℃。高濕度是誘發紅花炭疽病的主要因素。溫度在20—25℃之間、連續降雨、雨量大、田間濕度高或地勢低窪、土壤濕度高,極有利於發病。浙江省杭州地區一般3月底—4月初開始發病,5—6月發病較重。東北地區6月中旬前後雨季到來時病害開始蔓延。氮肥施用過多的田塊,植株長勢旺,容易發病。紅花不同品種間抗病性有差異,一般有刺品種較抗病,而無刺品種發病常較重。

3、防治技術 紅花炭疽病的防治應採取以種植高產抗病品種為基礎,結合種子消毒、加強栽培管理及藥劑保護等綜合防治措施。選種高產抗病品種,如種植抗病力強的品種。建立無病留種田。高溫處理種子:將紅花種子在10—12℃的溫水中預浸10—12小時後移至48℃的溫水中預熱1分鐘,轉至53—54℃的熱水中浸10分鐘,最後移入冷水中冷卻,攤開晾乾後再用藥劑拌種。恆溫浸種:將種子置於50℃恆溫水中浸10分鐘後立即用冷水冷卻,撈出晾乾,最後再用藥劑拌種。藥劑浸種:用80%炭疽福美500倍液浸種 24小時。藥劑拌種:用種子重量0.3%的80%炭疽福美、5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靈拌種。選擇地勢高燥、排水良好的地塊種植紅花。與禾本科作物輪作 3年以上,避免連作。春播地區適當早播,使紅花能在雨季前開花收穫,如北方在 4月上旬可以前播種,江、浙一帶秋播地區宜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種。收穫後清除田間病殘體並集中燒燬。發病初期及時拔除病苗、病株並噴藥保護,7—10天噴1次,連續噴2—4次。噴藥應在雨前進行。有效藥劑有 80%炭疽福美200—500倍液、40%福美雙400—5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 500—800倍液、波爾多液1:1:120—240等。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