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芩產後效益與栽培管理

一、黃芩的用途及產後效益

黃芩為唇形科多年生植物的根,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之功效。常用於濕溫、暑溫胸悶、嘔惡、濕熱脾滿、瀉痢、黃疸、肺熱咳嗽、高熱煩渴、血熱吐衄、癰腫瘡毒、胎動不安等症。該品無論在臨床上還是中成藥的用料上,用量逐年增加,尤其近年黃芩的提取物不僅國內需求量大,而且國際上更倍受青睞,暢銷不衰。2006年所產的黃芩大部分在鮮品階段就被提煉廠收購做了提取物的原料,因此今年藥市將依靠2006年以前的陳貨維持供應,貨源少於正常年份50%以上,其價也將隨著消化逐日上揚,到今年產新時,其價將在目前的每公斤8元價位上升20—30%已在情理之中。按一般畝產200公斤,單價以10元計算,畝產效益可達2000元以上。遠高於種糧效益。所以今年種植黃芩是藥農穫利創收的最佳年份。

二、黃芩適宜栽培的區域及土壤

黃芩因其耐旱又耐寒,根部可承受零下30℃的低溫,但喜溫怕澇、怕積水,因此該品只適宜黃河以北的區域栽種。俚對土壤選擇性較強,最適宜其生長的土壤因為肥沃的砂質地,這種地雖然水分容易流失,但不怕旱,只要適時澆水、施肥,其根系發育就會又快又大,產量高,粘度的雖然也能生長,但產量低。

任何生物都有自己特定的生存環境和生長習性,這是生物內在基因條件所決定的。因此我們搞藥材種植也必須遵循這一原則,否則就不能達到高產的目的。

三、栽培技術要點

1、 選擇好地塊與整地

首先我們應按上述要求選擇肥沃的、易排水的砂質地塊,然後施足底肥,其中農家優質圈肥每畝應施2500—3000公斤,草木灰500公斤,過磷酸鈣50公斤,隨即深翻地25—35厘米深,接著將地耙細整平,做成1.5米寬的畦。

2、 適時播種

每畝可用黃芩種子1公斤左右。春播時間應在4月中旬前完成。播前應將發芽率80%以上的黃芩種子用溫水浸泡一周後,撈出稍干便可播種,播種時應在做好的畦內按行距30厘米為準,開深0.5—1厘米的小溝,將種子均勻灑入畦內,蓋土稍壓,隨即澆水,以後應注意保持土壤濕潤,以防地干影響種子出苗,當地溫達到16—17℃時,半月即可出苗。

四、田間管理

1、 定苗與補缺

當苗全部出土長至5厘米時應進行疏苗,把過密及弱苗清除,當苗高至10厘米時便可定苗,株距應以10厘米為宜,對於缺苗處應即可就地取苗移栽補救,以保苗全苗壯。

2、 中耕除草

隨著黃芩的不斷生長壯大,雜草也隨之而生。因此必須中耕除草,這樣既利於黃芩的生長發育,又防止了雜草與黃芩爭地力。

3、 及時追肥

當苗高至15厘米時,每畝應追施復合肥25公斤,尿素5公斤,進入6--7月份再追施過磷酸鈣20公斤,當黃芩第三次開花時,最後給黃芩葉面每畝追使磷酸二氫鉀0.5公斤,此量可分三次在晴天時噴霧。

4、 病蟲害防治

危害黃芩的主要大敵是葉枯病,這種病一旦發生蔓延快,導致葉片迅速枯死。尤其在高溫多雨季節發病率高。該病的特點是:不規則的黑褐色病斑,從葉尖或葉邊向葉片中心傳染。此病一旦發現,應立即噴灑50%多菌靈1000倍液,連續噴霧三次,每隔7天一次。此外,黃芩飛蛾蠶食黃芩的葉片,危害也十分嚴重。一旦出現應用9%的敵百蟲1000倍液噴霧處置。再若出現根腐病,應及時拔掉病株,置田外燒燬,同時用石灰灑於病穴消毒,然後再用50%多菌靈500倍液澆灌病區,以達到徹底滅菌的目的。

五、收穫與加工

黃芩採挖時間應在秋後莖葉枯黃時為宜,當年生也可起挖,但產量低,黃芩甘含量少,三年後起挖的黃芩其黃芩甘含量可超過野生黃芩。起挖後應除去泥土莖葉、因市場購銷出現新特點,鮮品可以上市,所以藥農為圖省事就趁鮮出售。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