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舊蜜環菌材栽培豬苓

豬苓的別名有地苓、豬苓舞茸(日本)、野豬食、豬屎苓等。是常用中藥材之一,主要靠採挖野生供藥用。由於自然資源逐漸減少,需求矛盾日趨尖銳。特別是近代醫學證明,豬苓的菌核中所含的豬苓多糖B—(1-4)和B—(1-6)是一種非特異性的細胞免疫刺激劑,能顯著加強網狀內皮系統吞噬細胞的功能,使腫瘤細胞的生長受到抑制,對小鼠腫瘤抑制率可達99.5%,為抗癌效果較好的藥用真菌之一,受到國內外醫藥部門的普遍重視。為解決藥源嚴重不足、供不應求的局面,除注意保護現有資源,大力開展資源普查工作,擴大採挖面積外,對豬苓進行人工栽培、菌絲發酵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亦十分重要。

一、菌種的準備

1、孢子繁殖:7-8月間豬苓花(子實花)風乾後揉成粉末,即成菌種。采收的豬苓花切忌陽光曝曬,防雨淋霉爛及煙熏等。宜隨采隨種,每穴下種粉3克,後以腐殖土覆蓋。

2、無性繁殖:選擇表面凸凹不平的且多瘤狀的鮮苓作種苓,這種苓生長力旺盛,而且出芽多而快。為節省材料也可採用芽眼做種栽培繁殖。菌核的綠色或白色出芽處有蜜環菌的侵入,夜間可見螢光。為防止種芽風乾,應包在濕布內,待地整好後,每穴放入一包有種芽的土球,以腐殖土深埋,埋實即可。

二、栽培方法

1、培育:選擇微酸性、濕潤、通氣和滲透良好的沙質土壤,坡向西南或西北,坑深50厘米,長寬70厘米。一窩栽5根菌棒,棒長60厘米,直徑10厘米左右。應事先培育,長有蜜環菌菌索,栽培時把掰的小塊豬苓菌一個個地放在菌棒上菌索較多之處,稍微用力,使苓塊斷面與蜜環菌索和菌材緊密結合,以便豬苓與蜜環菌建立營養關係。一根菌材上壓放5-8塊苓種。坑底要疏鬆,把菌棒均勻擺好,棒間距離6-10厘米,苓種放好後填腐殖土,輕輕填壓,不留空隙,鬆緊適度,覆土10-15厘米,上面再蓋些枯枝落葉,略微高出地面。

2、栽培時間:一般於春、夏季在4月下旬至6月上旬;秋季在8月下旬 至10月下旬。

3、培養菌材和菌床:用於栽培豬苓的樹種很多,只要能長蜜環菌的都可以。常用的有青剛櫟、栓皮櫟、小橡子、白樺、紅松等,樹枝直徑10厘米左右,鋸成60厘米長的短節,晾曬10-15天,使散失20%-30%的水分,每隔3-5厘米砍一魚鱗口,棒粗砍四排,棒細砍三排。採用坑培,用長有蜜環菌的朽樹根、樹枝和栽天麻用過的老菌棒及菌枝作菌種。坑深50厘米、長、寬各70厘米,下層3根新棒,2根老棒;上層5根新棒,覆土10-15厘米。一窩菌床栽兩窩豬苓。栽培時把菌床挖開,上部5根菌材取出就近栽一窩,下部5根菌材在原地栽一窩。

4、栽後管理:豬苓栽培不用施肥,不用鋤草,保持野生狀態。栽後蓋些枯枝落葉,經常保持土壤濕潤。要防止人、畜踩踏和鼠害。不要經常翻看,以免破壞它和蜜環菌及菌材之間的營養關係。

5、採挖時間:可於春季四、五月,秋季九、十月,邊挖邊栽。採挖野生的最好在夏末秋初子實體開放時節。豬苓是多年生真菌,菌核保持多年不爛,2年以後採挖也可。如果滿足它的生長條件,有良好的菌材,溫度保持在18-20℃,土壤含水量10%左右,微酸性,2年可以得到較高的產量,增加19.8倍。

6、收穫加工:挖起後,去淨菌核上的泥沙和蜜環菌菌索,晾乾、曬乾或烘乾均可。1.8-2千克鮮豬苓可得1千克商品。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