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荷的栽培技術

薄荷別名仁丹草,為唇形科薄荷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各地均有分佈。具散風熱、清頭目、透疹等功能。其嫩莖葉涼拌食用,可清熱解毒,味道清涼爽口,是一種開發前景良好的藥食兼用的綠葉蔬菜。

一、植物學特性

株高30--80cm,全株有清涼香氣。根狀莖匍匐、白色。地上莖匍匐或直立,綠色或紫色,方形,中空,具倒向微柔毛和腺點。葉交互對生,卵形或長橢圓形,邊緣有細鋸齒,兩面具疏柔毛及黃色腺點。輪傘花序腋生,花冠淡紅紫色,二唇形。小堅果4個,卵球形。花期8--10月,果期9--11月。

二、生態習性

薄荷為淺根性植物,根莖大部分集中在土壤表層15cm左右的範圍內,水平分佈約30cm。根莖和地上莖均有很強的萌芽能力,生產上用以作為無性繁殖材料。薄荷對環境條件的適應性強,在海拔2100m以下地區都能生長。比較耐蔭,可與其他作物間套作,生長旺盛,品質優良,但喜陽光充足、溫暖濕潤環境。根莖在5--6℃萌發出苗,植株生長的適宜溫度為20--30℃,地下根莖在-30-- -20℃的情況下仍可安全越冬。

三、栽培要點

1、選地、整地:選擇向陽平坦、肥沃、排灌方便的沙壤土種植。每畝施入農家肥4000kg,配施60kg復合肥作基肥。翻耕、整細、耙平做成1--1.2m寬的畦。

2、繁殖方法:在生產上主要用根莖繁殖,也可用秧苗繁殖。薄荷大多為露地栽培,北方地區可以採用保護地栽培或露地與保護地栽培並舉的方式。栽培季節依各地氣候而定,一般在無霜凍的季節都可栽培。保護地栽培週年都可生產;北方地區露地可在4--10月份栽培。

根莖繁殖: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從留種地挖起根莖,選色白、粗壯、節間短的,切成10cm的小段,隨即栽入預先挖好的10cm的深溝內,行距25--30cm,株距15cm。栽後覆細土,耙平壓實。

秧苗繁殖:選植株粗壯、生長一致、無病蟲害的田塊作留種地。秋季收割後,立即中耕除草和追肥1次。翌年4月上旬,當苗高15cm時拔秧移栽。移植地按行距20cm、株距15cm挖穴,每穴栽秧苗2株。栽後蓋土壓實,再澆以稀薄糞水。

3、田間管理:出苗後,保持田間濕潤無雜草,小水常澆,如有積水要及時排除。為了使枝葉不相互遮光,要及時導引地上莖和地下莖的生長方向,使其不至於擁擠。苗高15cm左右和每次採摘後都要及時追肥,以促進新枝梢的發生,一般畝追人糞尿稀液或尿素液1500kg。每次施肥後都要及時澆水。

4、病蟲害防治:

銹病:危害葉和莖,多雨季節多發。防治方法除加強田間管理,改善通風透光條件外可用25%粉銹寧1000--1500倍液葉片噴霧。

斑枯病(又名白星病):危害葉部,5--10月發生。發病初期及時摘除燒燬或用75%百菌清500--700倍液噴灑。

蟲害主要有小地老虎和銀紋夜蛾。小地老虎可用40%菊馬乳油、菊殺乳油2000--3000倍液噴灑根際,或用40%甲基異柳磷1000倍液灌根。銀紋夜蛾可用50%抑太保乳油每畝30--60ml對水噴灑或用50%殺螟松1000倍液噴治。

四、采收

在條件適宜的地區,可栽植1次連續2--3年采收。一般在主莖高20cm左右時,即可開始采收嫩莖葉供食用。南方地區一年四季都可採摘,而以氣候適宜的4--8月份產量最高、品質最佳,采收間隔15--20天;北方地區冬季採用保護地設施栽培,亦可達到週年供應的目的。

醫藥用常在生長期采收2次,第一次(頭刀)是在小暑節前5--6天,葉正茂盛、花還未開放時,割取地上部分;第二次是在秋分至寒露間,花朵盛開、葉未凋落時。藥用以第二次采收的為好。

五、留種技術

薄荷容易退化,應做好留種、選種工作,常用方法有:

1、片選留種。對於只有少量混雜退化的田塊,於4月下旬苗高15cm時,或8月下旬二刀薄荷15cm時,結合除草,分2次連根拔除野生種或其他混雜種,同時拔除劣苗、病苗,以作留種用。

2、復茬留種。4月下旬,在大田中選擇健壯而不退化的植株,按株行距15cmx20cm,移栽到留種田里,加強管理,培育至冬初起挖,可獲得70%--80%白色新根莖,以供種用。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