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魚又名中華鱉,俗稱甲魚、水魚、王八。在中國除寧夏、新疆、西藏外,其他各省均有分佈,越南、朝鮮、日本等國也有分佈。鱉的外形呈橢圓形,比龜更扁平,從外形顏色觀察,鱉通常背際和四肢呈暗綠色,有的背面淺褐色,腹面白裡透紅。
步驟/方法
甲魚池的建造
選環境安靜、無噪音,既交通方便、接近電源,又離水源近而無污染的地方。以東西向長方形為宜。 鱉喜靜怕聲、喜陽怕風、喜潔怕髒。建池地宜選擇環境幽靜、避風向陽、排灌方便的池塘作為養殖基地。如果是自繁、自育、自養的養鱉場就要考慮新鱉池、稚鱉池、幼鱉池、3齡鱉池、成鱉池5種鱉池配套建設。塘底沒沙性土的要摻一部分沙性土,塘邊和池邊分別建曬台和餌飼台供鱉曬背和攝食之用,四周建好防逃牆,磚砌、石棉瓦豎置均可,高度1m左右。
苗種放養
鱉苗來源,一是工廠化育苗和專業戶批量生產的,二是市場上大小不等的野生鱉。不管哪種鱉苗進池時一定要分級暫養15天左右,待適應環境後再投入養殖池。放養密度根據池塘和其他因素而定,畝投2~3齡幼鱉100~150kg,最多不得超過200kg。
飼料投放
以前養鱉業的所用飼料主要是以鮮活餌料為主(鮮魚、蝦等),但價格昂貴,且質量有的不合格,鱉吃後易患腸炎。科學養鱉的方法是採用天然餌料。如可到附近飯店、食堂搜集丟棄的畜禽內臟、殘料、下腳料;在天然水域捕撈螺、蚌、小魚蝦、各種水蚤;利用天然或零星土地,養殖泥鰍、福壽螺;利用溝埂、池坡養殖蚯蚓;誘蠅育蛆;培育昆蟲等。在鱉喜食的餌料中,添加少量植物性餌料,如麩皮、玉米粉、豆渣及少量瓜類和微量元素,加工攪拌混合後投喂。
調節水質
鱉雖用肺呼吸,但大部分時間生活在水中,因而水質好壞對鱉生長仍十分重要。幼鱉宜保持水深0.3~0.4m,每隔3天換水1次,每次換水量1/3,水色以綠色狀態為好,使其相互隱蔽,減少互傷機會;亦可在水中放少量水浮蓮!水葫蘆等綠色植物,以利改善水質。成鱉池每4天換1次水,每次換水量1/4,保持水質清新,溶氧充足,肥度適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