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皮的鑒別方法

牡丹皮為常用中藥。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具有清熱涼血、活血散瘀、通經止痛的功能。用於吐血衄血、頭痛、煩熱、氣血凝滯、癰腫瘡毒、產後惡血等病症。

   來源 為毛茛科植物牡丹Paeonia suffuticosa Andr.的根皮。牡丹系落葉灌木,高l~2m。根肥厚,枝粗壯,多分枝,莖灰褐色,無毛。葉互生,通常為二回三出復葉,葉柄長,小葉闊卵形或卵狀橢圓形,長4~9cm,寬2~5cm,先端3~5裂,裂片先端尖,間有刻缺,頂生小葉常3裂,基部圓形或楔形,稍偏斜;邊緣微波狀,葉面深綠色,背面略帶白色,主脈上疏生白色長毛。春末,枝頭開大型紅色、白色或紫色花。蓇莢果卵圓形、綠色,表面被褐色短毛。多栽培於向陽、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

產地與分佈 主產安徽、湖南、四川、山東等省。銷全國並出口。

名典鑒別 1《神農本草經》:「牡丹。味辛寒。一名鹿韭,一名鼠姑。生川谷。」2梁·《名醫別錄》:「牡丹生巴郡山谷及漢中,二月、八月采根陰乾」。3陶弘景曰:「今東間亦有,色赤者為好。」4唐·蘇恭曰:「生漢中,劍南。苗似羊桃,夏生白花,秋實圓綠,冬實赤色,凌冬不凋。根似芍葯,肉白皮丹。土人謂之百兩金,長安謂之臭牡丹者,是真也。今俗用者異於此,別有臊氣也。」5宋·蘇頌曰:「今丹、延、青、越、滁、和州山中皆有,但花有黃紫紅白數色。此當是山牡丹,其莖梗枯燥,黑白色。二月於梗上生苗葉,三月開花。其花葉與人家所種者相似,但花瓣止五六葉爾。五月結子黑色,雞頭子大。根黃白色,可長五七寸,大如筆管。近世人多貴重,欲其花之詭異,皆秋冬移接,培以壤土,至春盛開,其狀百變。故其根性殊失本真,藥中不可用此,絕無力也。」6明·李時珍曰:「牡丹惟取紅白單瓣者入藥。其千葉異品,皆人巧所致,氣味不純,不可用。」7清·《本草從新》:「牡丹皮。單瓣花紅者入藥,肉厚者佳。」8《增訂偽藥條辨》:「丹皮。偽名洋丹皮,肉紅皮黑條大,何種草根偽充,本不可知。按丹皮始出蜀地山谷,及漢中。今江南江北皆有,而以洛陽為盛。入藥惟取野生,花開紅白,單瓣者之根用之;氣味辛寒而香,皮色外紅紫內粉白。乃心主血脈之要藥,奚容以贗品誤混。用者當買蘇丹皮為美。」又曹炳章按:「丹皮產蘇州者,皮紅肉白,體糯性粉,為最佳第一貨。產鳳凰山者,枝長而根嫩,亦佳。產南陵縣木豬山者,名搖丹皮者,肉色白起粉者,亦道地。滁州鋼陵及風陽定遠出,亦名搖丹,亦佳。產太平府者,內肉起砂星明亮,性梗硬為次。以上就產地分物質高下。其發售再以支條分粗細大小,定售價之貴賤。選頂粗大者,散裝木箱,曰丹王;略細小者曰二王;再下者作把,曰小把丹;最細作大把者,曰大把丹。其產地好歹與粗細,以別道地與否。然皆本國出品,非外國貨也。」

   快速鑒別 1.原丹皮:即未刮皮丹皮。根皮呈筒狀半筒狀或破碎的筒片狀,抽心的可見縱剖開的裂隙,兩面多向內捲曲,長5~20cm左右,厚約2mm。外表面灰褐色或黃褐色,粗皮脫落處顯粉黃色;有微突起長圓形橫生皮孔。內表面棕色或淡灰黃色,具細縱紋。未乾燥的斷面常有白色(丹皮酚)析出。有丹皮特有香氣,味微苦辛。

 2.刮丹皮:多選用粗壯的根條作刮丹皮原料。外表有刀刮痕,淡紅棕色或粉黃白色,有多數色淺橫生皮孔痕及枝根殘痕,並有極少數未除淨灰褐色的粗皮。其他同原丹皮。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