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伸筋的鑒別方法

小伸筋為少常用中藥。歷代主要本草未見收載。僅清·《植物名實圖考》載有筋骨草,似系指本品。具有舒筋活血、祛風通絡的功能。用於四肢酸痛、肌膚麻木、風寒濕痺、伸屈。不利等病症。

來源 為石松科植物石松Lycopodium clavatum L.的全草。

產地與分佈 分佈於東北、內蒙古、河北、河南、陝西、甘肅及長江以南各省區。銷全國大部分地區。

鑒別要點 鑒別小伸筋主要特徵:莖彎曲細長、有分枝;表面黃綠色,可見須狀根,嫩莖密生黃綠色鱗葉,質柔韌,不易折斷,斷面顯黃白色木心;無臭、味淡。

而類似品垂穗石松,形似上種,根莖呈木質狀、易折斷、有許多孢子囊穗側生於小枝的頂端;而玉柏則鱗葉稍寬,通常不具長芒,可資區別。

名典鑒別 清·《植物名實圖考》載有筋骨草。並云:「筋骨草生山溪間,綠蔓茸毛,就莖生權,長至數尺,著地生根,頭緒繁孥,如人經絡。……俚醫以為調和筋骨之藥,名為小伸筋。」

快速鑒別 根莖橫走,細長而彎曲,長30cm至數米,直徑2~5mm。表面呈黃綠色至黃色,質柔軟,不易折斷,斷面近白色,中央有木心。根莖上面有二歧或分枝的莖,形狀似根莖而較細。葉密生在根莖及莖上,條狀或條狀鑽形,常皺縮而彎曲,長3~5mm,寬約1mm,呈黃綠色或灰綠色,頂端漸尖呈芒狀,全緣,葉脈不明顯,質薄,易碎。無臭,味淡。西、泰山、漢中、湖湘間皆有之。莖如栗桿,葉青似杏,葉上有刺。根紫色有須。四月開白花,亦有紫花者。碎小獨頭子。五月採葉曬乾。湖湘出者,葉如小豆,枝莖緊細,經冬不凋,根似黃連。關中呼為三枝九葉草,苗高一二尺許,根葉俱堪用。」6明·《本草蒙筌》:「淫羊藿即仙靈脾。莖細而堅,葉圓如薄。所在俱有,凌冬不凋,俗呼為三枝九葉草也。」7李時珍曰:「生大山中。一根數莖,莖粗如線,高一、二尺。一莖三杈,一杈三葉。葉長二三寸,如杏葉及豆藿,面光背淡,甚薄而細齒,有微刺。」8清·《本草從新》:「淫羊藿,一名仙靈脾。北部淫羊,一日百合,食此藿所致,故名。」

快速鑒別 1.淫羊藿:莖細長,圓柱形,具縱紋,長10~20cm,黃綠色,基部棕黃色。葉通常為二回三出復葉,小葉卵圓形,長3~8cm,寬2~5cm,葉端微尖或鈍圓,中央小葉基部心形,兩側小葉小,基部不對稱,外裂片大,邊緣具黃色細刺或鋸齒,葉面綠色或黃色,略具光澤,背面灰綠色,葉脈突出,有微毛,主脈基部具稀長柔毛。葉紙質。無臭,味微苦。

2.箭葉淫羊藿:莖細長圓柱形,長20~30cm,棕色或棕黃色。三出復葉,小葉卵圓形至卵狀披針形,長4~9cm,寬2.5~6cm,先端漸尖。側生小葉片基部心形,深裂,顯著不對稱,外裂片較大,末端三角狀突出成箭形;頂端小葉基部對稱,邊緣具刺毛狀鋸齒;葉面棕綠色或灰綠色,有光澤,背面灰綠色,密被白色伏毛。葉革質。無臭,味苦。

3.朝鮮淫羊藿:莖細長圓柱形,長20~30cm,具縱稜,易折斷,基部中空,中上部具白色髓心,棕色或棕黃色。二回三出復葉,小葉片卵狀心形,長4~9.5cm,寬3~8.5cm,先端長尖,葉基心形,兩側小葉外裂較內裂片大,葉緣具棕黃色刺毛狀鋸齒;葉面深綠色或黃綠色,光滑,有光澤、背面呈灰綠色或灰黃綠色,葉脈突出,疏生棕黃生柔毛,中脈上毛較密。葉薄,紙質。無臭,味苦。

類似品 1.柔毛淫羊藿:為小櫱科植物柔毛淫羊藿E.pulescerhs的全草或地上部分。主產四川樂山、灌縣、犍為等地。其主要特徵是:葉下表面及葉柄密被茸毛狀柔毛。

2.巫山淫羊藿:為小櫱科植物巫山淫羊藿E.wuzhanense的全草或地上部分。其主要特徵是:小葉片披針形至狹披針形,長9~23cm,寬1.8~4.5cm,先端漸尖或長漸尖,邊緣具刺齒;側生小葉的基部裂片偏斜,內邊裂片小,圓形,外邊裂片大,三角形,漸尖,下表面被綿毛或禿淨。

上述5種淫羊藿199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已收載;銷用較多的為前3種。

此外,尚有多種地方用藥:如黔嶺淫羊藿E.loptorrhizum Steam、粗毛淫羊藿E.acuminstum、膜質淫羊藿E.membranaeum、四川淫羊藿E.sutchuanense、汶淫羊藿E.platgpetatum、寶興淫羊藿E.davidi川鄂淫羊藿E.faryesii、保靖淫羊藿E baojangensis、偏淫羊藿E.truncatum、恩施淫羊藿E.cnshiense、竹山淫羊藿E.zhushanense等,在不同地區也供藥用。

 

隨機文章: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