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復興正當時

觀今宜鑒古、無古不成今。縱觀中國歷代王朝興盛更替,便不難發現我們中醫藥學的命運也是隨之呈波狀起伏而前進著的規律。

西漢初期,休養生息,重視民生健康,從而形成了整個社會重視醫學的良好局面。我們今天所能看到的長沙馬王堆漢墓醫書、張家山漢墓醫書及武威漢簡,從這些出土的文物中我們便不難看出西漢時期我國中醫學學術發展的深度與廣度。

唐、宋兩代王朝都特別重視醫學教育和醫政制度建設,不僅以制度為保障,為當時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醫藥人才,同時也以政府的名義與力量組織編纂了大量富有學術價值的對後世影響深遠且意義重大的中醫藥文獻,這就為金元時期中醫學的學術爭鳴,著名的劉、張、李、朱「四大家」的出現,奠定了堅實而深厚的理論基礎。明政府編纂的《永樂大典》與清政府的《御篡醫宗金鑒》及《醫部全錄》更是國家富足、社會安定、政治清明的時期,中醫學者們勤奮努力,從而使得中醫學獲得了再一次長足進步與發展的歷史明證。

歷史上任何一次大的疫病流行都會給醫學界提出新的命題。東漢末年,「寒疫」流行,很大程度上促進《傷寒論》問世;明清之際,疫病流行,溫病學派便應運而生。而近些年的SARS流行、甲流猖獗、手足口病來襲,已經明確地給世界與國人回答了中醫究竟能不能治療疫病這一尖銳問題。

如今,我國非常重視中醫藥的發展與復興,各種相應的法律法規陸續出台,加大了對中醫藥的支持力度,正可謂是「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的良好局面,復興中醫,正在當下。

雖然從近代以來,民族虛無主義盛行一時,如廢國學、滅中醫、取消漢字等行為,時至今日仍有沉渣泛起。但這些都不足為慮,我們中醫人一定要把握好當前的大好時機,「不畏浮雲遮望眼」,相信中醫藥學「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的美好願景一定會在我們這一代的中醫人不懈努力下而實現,復興我中醫藥事業,光大聖人的無窮慈惠,正在當下!

隨機文章: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