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多心腦血管疾病中,冠心病已成為最嚴重的「殺手」之一。而在冠心病的內科藥物治療中,中成藥在改善冠心病臨床症狀的方面的療效已得到廣泛認可,具有其他治療方法不可替代的優勢。目前,用於治療冠心病的中成藥主要分為三大類,即活血化瘀、芳香溫通、扶正寧心,其中又以活血化瘀類中成藥治療冠心病最為廣泛。
中成藥有藥性差異
傳統中藥中具有活血化瘀功能的藥物很多。從現代藥理學研究來看,似乎其作用機制都差不多,比如調節血脂、抗動脈硬化、抗血小板聚集、保護血管內皮、改善微循環、抗氧化等。但是,每味中藥在其不同的外觀形態下所蘊含的藥性如寒熱溫涼、性味歸經、升降浮沉等,均有各自的特點,因此,在臨床上所表現的療效特點和適應證均有所不同。再加上中成藥中多味藥物的配伍,更要考慮其綜合藥性,準確用藥。
目前,市場上治療冠心病、心絞痛、心肌缺血的中成藥很多,老百姓和許多西醫往往因為看不懂中藥的「功能」項,所以只看其「主治」內容,造成辨證用藥不准。具體來說,比如含有人參、附子、肉桂、蟾酥等的藥物往往偏熱,而且主要作用在於「強心」,因此,適用於有「寒象」和心衰症狀的病人。同時因含有蟾酥,長期服用需注意心律失常的發生,因此,最好是先咨詢中醫師後再服用。再比如含有水蛭、地龍、蜈蚣等蟲類的藥物,中醫歸為「破血」藥,因其含有溶解血栓的酶,其特長在於心梗和腦梗病人的抗栓和溶栓治療。但同時須注意的是,這些蟲類藥含有大量的異體蛋白,部分人有可能產生過敏反應,長期服用還需注意肝酶的變化。
此外,即使是同為植物藥的川芎和丹參,在臨床適應證上也有明顯差異,這一點往往也是老百姓甚至醫生最容易步入的誤區。川芎「辛溫,上行頭目,下通血海,中開鬱結」;丹參「微寒,降而行血,由熱而滯者宜之」。因此,心肌缺血伴腦供血不足、四肢不溫者,更適合用川芎而不是丹參,體壯、血熱、心煩者,可用丹參涼血除煩。現代藥理學研究也證實,川芎、丹參均可改善腦部微循環,但川芎能明顯增加腦有效血容量,而丹參不增加腦血容量,且還略有降低。
選用中成藥辨明寒熱
目前,治療冠心病的活血化瘀類中成藥主要有復方丹參片、速效救心丸、通心絡膠囊等。速效救心丸主要由川芎、冰片組方,川芎辛溫,冰片微寒,綜合藥性適中,其作用機制更集中在改善供血,其中對心肌缺血兼腦供血不足症見頭暈、失眠、健忘者長期應用更為適合。而復方丹參片組方,丹參量大、藥性微寒,冰片微寒,三七雖然偏溫,但在處方中所佔比例很小,因此復方丹參片整體藥性偏涼,熱性體質的人用了才會獲得更好效果。
因此,在使用中成藥防治冠心病過程中,一定要結合不同人的個體特徵和疾病情況,辨證施治,才能更好地發揮中成藥在冠心病防治過程中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