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治盆腔炎經驗

濕聚成痰,血滯成瘀,痰瘀互結,是慢性盆腔炎的主要病理產物;沖任二脈損傷是主要病機,導致了臟腑功能失調;即使是寒濕症,起始亦有濕熱的過程,所以祛濕清熱法是治療盆腔炎的關鍵。肝經郁久內熾,下克脾土,脾土不能運化,致濕熱之邪蘊滯而形成了盆腔炎性病變。所以,以肝脾濕熱為基礎病變的盆腔炎亦應謹守調經為要、調肝為先,扶脾益腎的治療原則。

盆腔炎屬於祖國醫學月經病、帶下病、不孕、血症、淋濁、疝痛、腹痛、癥瘕、積聚等病範疇。姜志芳在臨床上堅持辨病與辨證相結合的原則,提出調肝為先、調經為要的思路,認為濕熱之邪貫穿於盆腔炎的始終。

濕熱之邪貫始終

盆腔炎患者多見面如油垢,大便黏滯不出,白帶過多且黃、白、赤、褐相間,帶下腥穢難聞。濕為陰邪,易阻遏氣機,損傷陽氣。脾為陰土,主運化水濕,故濕邪致病,常先困脾,脾陽不振,運化無權,水濕停聚,常伴脘腹脹滿,四末腫脹。

濕性黏滯:如盆腔炎的陶氏腔積液,輸卵管積液等炎性滲出物都是黏膩、停滯,不易排出和吸收,且病後多纏綿不愈。濕性趨下,易襲陰位。而沖為血海,任主胞胎,生殖道感染的病變部位、性質,就決定了該病的整個病程中,濕為致病之首,且首先損傷沖、任二脈。

盆腔炎急性期下腹痛、發熱、陰道分泌物增多,甚者熱勢弛張,寒戰、高燒、頭痛、食慾不振,形成腹膜炎、盆腔膿腫,並伴有尿道刺激征和直腸刺激征,都與熱邪致病有關。濕熱之邪,糾合為病,長期稽留,轉歸為慢性盆腔炎後,病人常見身熱不揚或小腹灼熱。

濕熱內瘀與血相搏,阻滯氣機,不通則痛,傷及血絡則月經失調,如月經提前,量多,質稠。濕聚成痰,血滯成瘀,所以痰瘀互結,就是慢性盆腔炎的主要病理產物;沖任二脈損傷,是本病的主要病機,也導致了臟腑功能失調,即使是寒濕症,起始亦有濕熱的過程,所以祛濕清熱法是治療盆腔炎的關鍵。

注重從肝經論治

婦人經水所以能應時而至,屆時而竭,全賴腎氣盛衰。腎主藏精,肝主藏血,肝腎精血同源,子母相依,故有女子以血為本,以肝為先天之說,由此可見,調肝實為調經之要。所以在調經門中反覆強調「肝氣之鬱結」、「肝氣不舒」、「肝氣之逆」等為經水失調之緣,而其治法也正是以調肝為先。

盆腔炎的主要病機是沖、任二脈的損傷,而在十二經脈中,足厥陰肝經之脈「循陰股,入毛中,過陰器,抵小腹。」肝脈與任脈交會於曲骨,又與督脈交會於百會,與衝脈交會於三陰交,而沖、任、督三脈同起於胞中,一源而三歧,肝脈通過沖、任、督三脈與胞宮相聯繫。

中醫所論之肝,功能上包括了現代醫學的「神經-內分泌-免疫」及血液系統和消化系統等,所以女性生殖道感染性疾患還與肝脈息息相關。患病後帶下異常是肝經濕熱下注的表現,盆腔疼痛較重時多牽及股陰疼痛,當感染較重時,還會形成肝包膜炎,這都是足厥陰肝經所過之處。

因肝經郁久內熾,下克脾土,脾土不能運化,致濕熱之邪蘊滯而形成了盆腔炎性病變。所以,以肝脾濕熱為基礎病變的盆腔炎在治療上亦應謹守調經為要、調肝為先,扶脾益腎的治療原則。

調經理論很重要

張景岳在《景岳全書·婦人規》中提出,婦女必須注重沖、任、脾、腎、陰血。因婦女以血為本,其生理特點則以月經為重點。月經調與不調,可反映身體健康狀況,故婦科疾病,首先著重調經。

絡病理論助治療

絡脈是對經脈支橫別出分支部分的總稱。絡脈涉及疼痛、積聚、出血、月經不調等多個病證。

絡虛即絡氣不足,最易導致絡中出現血瘀和痰凝。盆腔炎的病理演變過程中,濕熱之邪與諸多致病因素糾合為患,病理產物是濕瘀互結。另外,致病因素導致離經之血留滯,刺激周圍組織,引起炎症形成粘連和包塊,炎症逐漸向宮體、宮旁擴散而引起附件、卵巢及結締組織的炎症,由於病灶周圍反覆損傷,形成局部病變部位微血栓呈高凝狀態。

盆腔炎治療7方案

濕熱為盆腔炎致病的主要病邪,濕(痰)瘀互結是該病的主要病理產物,故祛濕清熱,化瘀通絡為貫穿始終的主要治法。

肝止淋湯為治赤帶方,有「清肝火扶脾氣」之義。方中當歸30克(酒浸),白芍30克(醋炒)滋血養血,柔肝陰為君,配以生地、黑豆滋陰涼血為臣,四藥共湊補腎柔肝之效;佐以丹皮清肝瀉火,香附疏肝解郁,黃柏清熱燥濕,牛膝為使引藥下行。加入敗醬草清熱解毒、化瘀排膿;薏仁淡滲利濕、清熱排膿,二味幫助瘀腐之物的排泄,也增強了祛濕清熱、化瘀通絡之功。

全方共湊清肝火扶脾氣,化瘀通絡之效。值得注意的是歸、芍用量隨月經週期而增減,月經期應減量,以防動血之弊。

一、熱毒蘊滯。即基礎方加金銀花、蒲公英、茵陳以增強清熱解毒之效,可直中病邪,佐益母草助當歸祛瘀,以防清熱之品有留瘀之弊。

二、肝郁氣滯。即基礎方加柴胡、佛手、郁金、丹參、既能疏肝通絡,又無傷陰之弊。

三、痰濕瘀阻。即基礎方加蒼朮、陳皮、半夏、茯苓、枳殼以行氣化濕;而痰濕之滯,多因氣虛陽不化陰,故方中還配入了白芥子、鮮生薑以溫藥和之。

四、瘀阻胞宮。即基礎方加紅花以助當歸、白芍祛瘀生新,蒲黃、五靈脂直抉厥陰之滯,推陳致新;因氣滯不行、血瘀內停者,非用此甘溫行血破血之劑,不能攻逐瘀血、行郁散滯,兼補中土以湊其效。另加元胡行氣活血止痛。

五、脾氣虛寒。即基礎方減牛膝、生地,加吳茱萸(厥陰之主藥),上可溫胃寒,下可暖腎陽,有溫經散寒之功。加炮薑是根據「陽虛陰必走」之理,以溫振中陽,使血有所統而自止,加附片以溫脾腎之陽,加黃芪以補氣攝血。

六、腎氣不足。即基礎方加山茱萸、山藥補益脾腎,加附片、炮薑是遵「寒淫於內,治以甘熱」之旨,溫補脾陽司統攝之職。加仙茅、淫羊藿以溫命門,諸藥與基礎方中丹皮、生地、黑豆相配,有「善補陽者,必於陰中求陽,則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之意。

七、腎陰虧損。即基礎方加女貞子、旱蓮草滋養肝腎,加知母配方中黃柏,以制其陰虛火旺之候,加山茱萸溫澀肝經,山藥收攝脾經,是遵「善補陰者,必於陽中求陰,則陰得陽升而泉源不竭」之旨。

此外,臨床應重視以下幾點:一應當根據月經的不同時間、病情的虛實轉化、病變部位的不同,分經用藥,並斟酌藥量的大小,因勢利導,以防犯「虛虛實實」之戒。二是急性盆腔炎病情較重者,清熱解毒之品劑量宜較大,並可配合抗感染治療。三是慢性盆腔炎要注意調理肝、脾、腎功能,以圖正氣恢復;濕熱之邪易傷氣耗陰,用祛濕清熱之品應注意氣血津液的盈虧狀況。四是盆腔炎多見月經過多,但應治病求本,慎用止血之品。

隨機文章: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