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肺朝百脈」理解為「朝百脈之血」,這與中醫五臟功能分屬、肺主治節的理論皆不相符,正確的說法應該是「肺朝百脈之氣」。「肺朝百脈之氣」提示了氣、血、脈、心與肺之間不僅在生理上相互聯繫,而且在病理情況下相互影響;臨床上對於血行不暢所致的疾病,除用活血化瘀的藥物外,同時應加用行氣、補氣之品。
「肺朝百脈」,語出《素問·經脈別論》:「食氣入胃,濁氣歸心,淫精於脈。脈氣流經,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脈,輸精於皮毛。」其中對「肺朝百脈」的「朝」字的理解,歷代醫家各據其理,筆者認為是「朝會,會聚,會合」之意。此外,部分中醫基礎理論教科書將「肺朝百脈」解釋為「指全身的血液,都通過經脈而聚會於肺,通過肺的呼吸,進行氣體的交換,然後再輸布到全身。」也就是「百脈之血朝於肺」的意思。筆者以為此說有不妥之處,肺朝百脈應為「朝百脈之氣」,而非「朝百脈之血」。
「肺朝百脈」中「朝」的涵義
唐代王冰對「肺朝百脈」的註解影響極大。注曰:「言脈氣流運,乃為大徑,經氣歸宗,上朝於肺,肺為華蓋,位復居高,治節由之,故受百脈之朝會也。」明代張景岳釋曰:「精淫於肺,脈流於經,經脈流通,必由於氣,氣主於肺,故為百脈之朝會,皮毛為肺之合,故肺精輸矣。」明末李中梓釋云:「注於經脈,必流於經,經脈流通,必由於氣,氣主於肺,而為五臟之華蓋,故為百脈之朝會。」清代姚止庵釋曰:「言血之精華,既化而為脈,而脈已有氣,流行於十二經絡之中,總上歸於肺。肺為華蓋,貫通諸藏,為百脈之大要會,故雲朝百脈也。」將其稱為「肺受百脈之朝會」或「百脈朝會於肺」。這些醫家對「朝」字的註釋源於該字的本義。唐代陸德明《經典釋義》中曰:「臣見君曰朝。」《字彙·月部》:「朝,晨朝也。人君視政,臣下覲君,均貴於早,聲轉為朝也。」指出「朝」是由表「早晨」之「朝(zhao)」引申而成「朝見、朝會」之「朝(chao)」。這樣的用法在古文中很多,如《孟子·公孫丑下》「孟子將朝王」,《戰國策·齊策》「率天下諸侯而朝周」。
此外,「朝」還有會聚、會合之義,如《素問·六元正氣大論》「雲朝北極,濕化乃布」是言支物聚於總處之義。據此,筆者認為「朝」為「朝會、會聚、匯合」之意。
「百脈之血朝於肺」說法有誤
「百脈之血朝於肺」的說法與五臟分屬功能相矛盾
中醫經典理論認為,肺主氣司呼吸,而不主血藏血,肺通過主氣而作用於血,無會聚百脈之血的功能。《素問·五臟生成篇》「諸血者,皆屬於心;諸氣者,皆屬於肺」。《素問·調經論》「心藏神,肺藏氣,肝藏血,脾藏肉,腎藏志」。《難經·四十二難》「脾裹血,溫五臟」。《素問·痿論》「衝脈者,經脈之海也」。可見血乃由心所主,肝所藏,脾所統,並與衝脈等有關。全身的血脈均為心所主,心臟的搏動是血液運行的基本動力,而血液的運行又依賴於其推動而運行至全身。
肺主一身之氣,調節全身的氣機,所以血的運行亦有賴於肺氣的敷布與調節,而肺對血沒有直接作用。自古至今,中醫臨床上論血證之病機,每提心、肝、脾,而不涉肺,源於肺的功能總與氣、水相關,與血沒有直接的聯繫,只是通過氣的作用間接聯繫於血。《素問·經脈別論》中「肺朝百脈」的理解,筆者認為是「食氣入胃,散精於肝,淫氣於筋。食氣入胃,濁氣歸心,淫精於脈。脈氣流經,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脈,輸精於皮毛」,即飲食之氣首先進入胃中,然後水谷精微之氣歸於心,滋養百脈,百脈的精氣流入大的經脈後會聚於肺,再輸佈於皮毛。從此段文句可以看出,「肺朝百脈」為「經氣歸於肺」的互文,用以說明「經氣歸於肺」的文意。
「百脈之血朝於肺」的說法與肺主治節的生理功能相矛盾
《素問·靈蘭秘典論》「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肺主治節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肺主呼吸,人體的呼吸運動是有節奏地一呼一吸;二是隨著肺的呼吸運動,治理和調節著全身的氣機,即是調節著氣的升降出入的運動;三是由於調節著氣的升降出入運動,因而輔助心臟,推動和調節血液的運行;四是肺的宣發和肅降,治理和調節津液的輸布、運行和排泄。肺主治節實際上是對肺的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
從肺主治節的功能中不難看出,肺是通過調節氣的升降出入運動,輔助心臟來推動和調節血液的運行的,而不能得出「百脈之血朝於肺」的說法。如果肺主氣的功能失調則影響血液的正常運行,誠如《醫學真傳·氣血》所說「人之一身,皆氣血之所循行。氣非血不和,血非氣不運」。可見,「百脈之血朝於肺」的理解與中醫理論系統不能相統一。
「肺朝百脈之氣」的臨床意義
「肺朝百脈之氣」的作用提示了氣、血、脈、心與肺之間不僅在生理上相互聯繫,而且在病理情況下也可相互影響。肺通過主一身之氣實現其「朝百脈」的作用,若肺氣不足,進而導致《靈樞·刺節真邪》中所言「宗氣不下,脈中之血凝而留止」,臨床多出現心悸、怔忡、短氣、喘息的病證。
以此理論作指導,臨床上對於血行不暢所致的疾病,除用活血化瘀的藥物外,同時應加用行氣、補氣之品。如中醫之「胸痺」、「真心痛」,相當於現代醫學的冠心病,其發生發展與心肺氣虛,瘀血阻滯密切相關,多為「本虛標實」的病證。該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肌缺血、缺氧徵象,其輕者可見胸悶、憋氣、心悸等症狀;其重者多為典型的心絞痛或心肌梗死。治療時不僅要活血化瘀,更應注重補益心肺之氣,使氣行則血行。對於臨床疾病中有血瘀之徵象者,皆應加入補氣、行氣之品,尤其是入肺經的補氣、行氣之品。
總之,「肺朝百脈」是肺與全身經氣間密切聯繫的高度概括。肺通過朝會百脈之氣,進一步發揮肺主氣、主治節的作用,從而將氣血輸布全身。「肺朝百脈」的作用可體現在助心行血、調節脈管等多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