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古籍中的核心價值

一、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又稱天人合德或天人相應,是中國古代的一種哲學思想。《莊子》有言「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認為獨立於人的意識以外的客觀存在的「天」與具有精神意識主體的「人」有著統一的本原、屬性、結構和規律。

《素問·脈要精微論》:與天地如一。

《靈樞·刺節真邪》:與天地相應,與四時相副,人參天地。

《醫原》:人稟陰陽五行之氣,以生於天地間,無處不與天地合。

二、以人為本

中醫學的著眼點始終在人,古代醫家每在危急重症時候並不是一味著眼在疾病,多是採取「留人治病」的思路,這就是基於「以人為本」的思想理念。

《素問·寶命全形論》:天覆地載,萬物悉備,莫貴於人。

《千金要方》:人命至重,有貴千金。

《本草備要》:言之可貴而足以垂後者,必性命之文也,其次則經濟之文也。

《醫學真傳》:醫實代天生人,參其功而平其憾者也。

三、治未病

治未病是指採取預防或治療手段,防止疾病發生、發展的方法,其中包括兩層含義:未病先防和既病防變。古代中醫經典指出預防思想高於疾病治療。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斗而鑄錐,不亦晚乎?

《金匱要略》:夫治未病者,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

前一條闡釋的是未病先防,後一條則屬於既病防變。

四、致中和

中醫的「致中和」來源於儒家的中庸思想,「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中醫強調「勿太過與不及」,《內經》中也多次提到治病和養生都要「以平為期」。

《素問·至真要大論》:謹察陰陽之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

《外經微言·補瀉陰陽篇》:無不足,無有餘,則陰陽平矣。

《素問經注節解》:飲食之味,貴於和平,然其性實有寒熱之殊,偏於寒則凝滯閉澀,偏於熱則炎烈焦枯。

五、醫乃仁術

醫乃仁術是對中國傳統醫學人文思想的高度概括,要求醫者有仁愛之心,也就是說醫生應當對病人有關懷、愛護、同情之心。

《本草綱目》:夫醫之為道,君子用之以衛生,而推之以濟世,故稱仁術。

《言醫》:醫何以仁術稱?仁,即天之理、生之源,通物我於無間也。醫以活人為心,視人之病,猶己之病。

《醫燈續焰》:醫以活人為心。故曰:醫乃仁術。

六、大醫精誠

唐代醫學家孫思邈撰寫《大醫精誠》以啟迪後人。「精」指中醫的醫道精微,要勤求古訓,追求高層次的醫術;「誠」是醫德修養的一種境界,要求心懷至誠,虛懷若谷,在治學、診療、處世等方面要摒除妄言和弄虛作假。

《千金要方》:故學者必須博極醫源,精勤不倦,不得道聽途說,而言醫道已了,深自誤哉。

《醫學集成》:醫之為道,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致其得。

《醫學源流論》:醫者能正其心術,雖學不足,猶不至於害人。況果能虛心篤學,則學日進,學日進則治必愈。

《醫學心悟》:其操術不可不工,其處心不可不慈,其讀書明理,不至於豁然大悟不止。

隨機文章: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