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醫大師顏德馨談中醫傳承

中醫的傳承,應該包括術、理、道三個層次。「道」是自然界萬事萬物之規律,也是人體生老病死之規律。「術」是病人對中醫治療最直觀的體驗。「理」是「道」在調整人體生理病理過程中的表現,名老中醫的治法治則、學術理論是中醫「道」在臨床上最鮮活、最具生命力的東西,也是傳承工作中最需要挖掘整理,總結歸納,並使之系統化的精髓,是當前中醫傳承工作的重中之重。

對中醫教育我有三句話要說,一是教學中絕對維護中醫的主體思想;二是中醫是實踐醫學,「熟讀王叔和,不如臨診多」;三是學中醫必須在思想上掃除民族虛無主義,要讓年青中醫師培養起信中醫、愛中醫的熱情。

中醫歷來認為「術不輕傳」,「得其人方傳」,對傳承弟子尤其有嚴格的要求。作為弟子,首先要信念堅定,熱愛中醫。其次要人品端正,心術純正。第三要天資聰明,穎悟過人。第四要精勤不息,好學求進。第五要通文達理,明經曉史。

中醫能不能很好地得到傳承,老師的品質同樣重要,首先要思想開明,不惜秘術。其次要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第三要厚積薄發,取精用弘。第四要循循善誘,因材施教。

當今中醫藥發展面臨著很多問題,其中中醫藥事業乏人乏術的現象是普遍關注的熱點,作為中醫界的代表人物、中醫傳承研究的探路者,國醫大師顏德馨教授對於中醫學的傳承有深刻的思考和深切的實踐感悟。近日,筆者就中醫傳承的相關問題向他討教,並整理記錄,以饗讀者。

筆者:中醫學的傳承是中醫藥事業發展的焦點,也是一個常談常新的話題,顏老作為當代中國中醫傳承的領軍者和實踐者是怎麼看這個問題的?

顏德馨:中醫藥學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寶庫,在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中作出了巨大貢獻,即使在當今,也對人類的健康發揮著重要作用。中醫藥學要發展,中醫藥事業要進步,重點在後繼人才的培養,在中醫的傳承。可以說,中醫的傳承是關乎中醫生死存亡的大事,是中醫能否延續和發展壯大的根本,是中醫藥事業的生命線。

當前,國家對中醫事業傳承工作十分重視,出台了很多切實可行的舉措,中醫藥界的同道也進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實踐。1990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啟動了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至今已開展了5個批次,培養了大量的高層次中醫藥人才;在「十五」和「十一五」期間,國家將200多位全國名老中醫的學術經驗總結和傳承列入科技支撐計劃進行重點研究;在《國務院關於扶持和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提出要做好中醫藥繼承工作,研究名醫的學術思想、技術方法和診療經驗,總結中醫藥學重大學術創新規律;在國家《中醫藥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中又明確提出「開展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思想及臨床診療經驗的傳承研究」,並於2010年啟動了全國名老中醫傳承工作室建設項目,中醫學術流派傳承工作室項目也在進行中;全國中醫藥學家學術傳承高層論壇至今已舉辦了七屆。

我作為中醫藥戰線上的一名老兵,也盡自己一點微薄之力,為中醫事業的傳承和中醫藥人才的培養做一點工作。在1992年的時候,我發起創辦了在香港註冊的中醫藥研究中心,為滬、台、港建立了第一個中醫藥學術聯盟,收台灣中醫師邱雅昌為學生,成為海峽兩岸第一對中醫師徒;1999年我捐出稿費成立了「顏德馨中醫藥人才獎勵基金」,2005年又追加資金,擴展為「上海顏德馨中醫藥基金會」,支持青年中醫藥人才的成長和培養;2008年,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的支持下,我在同濟大學主辦了中醫大師傳承班,探索高層次中醫藥人才傳承培養的新路子,目前已完成了二期培訓,效果非常好。我希望,中醫的傳承工作能夠汲取先人的經驗教訓,走出一條符合當今時代規律和特徵的新路子,為中醫藥事業的代代相傳、薪火不熄提供堅強的支撐。

筆者:這麼多年,無論是從國家層面還是中醫藥業界的同道,都在不斷探索中醫傳承的新思路和新方法。那麼,以您的實踐經驗看,中醫的傳承應涵蓋哪些內容呢?

顏德馨:中醫的傳承,應該包括術、理、道三個層次。「道」是自然界萬事萬物之規律,也是人體生老病死之規律。「陰陽」、「五行」這些指導中醫基礎理論及臨床辨證論治的哲學觀既是中醫學的認識論和方法論,也是中醫思維的源頭活水。離開了「道」,中醫就無所謂繼承,更談不上弘揚。

「理」是「道」在調整人體生理病理過程中的表現。中醫的「道」通過「理」實現自己的存在及能動主宰作用。名老中醫的治法治則、學術理論是中醫「道」在臨床上最鮮活、最具生命力的東西,也是傳承工作中最需要挖掘整理,總結歸納,並使之系統化的精髓,是當前中醫傳承工作的重中之重。

「術」是病人對中醫治療最直觀的體驗。望聞問切、提拉捻撥、針灸推拿,各種中醫理論指導下具象的診斷技術和治療手法皆為「術」的範疇。學術思想、治則治法都是通過一個個具體的「術」來實現療效的。把中醫的「術」推廣好、傳承好對提升中醫臨床療效有十分現實的臨床意義。

術、理、道三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在這三者背後,有一個共同的強大支撐體系,那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浩瀚的中華醫道無不浸透閃爍著傳統中華文化優秀哲學思想的光輝,中華文化是中醫術、理、道存在和延續的基礎,也是進一步推動三者發展的文化源泉。所以,在中醫大師班上我反覆強調研習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性,沒有良好的傳統文化根基是不可能傳承好中醫的精華和本源的。

筆者:剛才您提到了中醫傳承的豐富內涵,那麼如何將這些精髓傳承好?又用什麼方法來實現呢?

顏德馨:這其實是一個傳承模式的問題。從古至今,中醫傳承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種,王官之學、師徒授受、院校教育。在西周及以前,文字和諸多的專門知識都由王朝專門的官吏掌握,巫醫也是如此,如漢書《藝文志》云:「方技者,皆生生之具,王官之一守也。」巫醫的職位都是世襲的,貴族以外的人難以接觸到。春秋戰國時期,官學下替,「天子失官,學在四夷。」王官不再能夠獨佔思想與知識的資源,而為更多的人所擁有,並形成了「諸子蜂起,百家爭鳴」的局面,這時出現了早期的師徒授受,也就是門派教育,如扁鵲、華佗、張仲景就分屬不同的門派。秦漢以後,隨著知識的普及,逐漸演變成我們現在最常見的師徒授受。院校教育,最早出現在南北朝,唐代的太醫署、宋代的太醫局、明清的太醫院,均承擔了醫學教育任務,經過民國時期的蓬勃發展,現在中醫高等院校教育已成為中醫培養人才的主要模式。

在當前的形勢下,我認為要把院校教育、跟師學習和自我研習三者相結合,方有可能成大器。具體來講就是先接受院校教育,奠定紮實基礎,再跟名師學習,並不斷研讀經典,總結臨床體悟,融入自身體會,不斷加以創新。我們這一代中醫有很多是通過院校教育這個通道而步入中醫殿堂的,先學中醫經典,背誦藥味湯歌,而後通過跟師抄方、臨床研習,並通過科研總結,不斷提高,才逐漸成才的。「讀經典,跟名師,做臨床」這一方式是當前被大家公認的中醫成才之路,此外我覺得「搞科研」可以作為上述的補充。

筆者:在多年以前,您就聯合鄧鐵濤、任繼學諸老聯名上書中央領導,就中醫教育問題列陳己見,能和我們談一談當今中醫藥的院校教育急切需要解決哪些問題嗎?

顏德馨:我一直在講要搶救中醫,搶救中醫就要改變一個龐大的體系,中醫的院校教育就是龐大體系中的一個部分,有些東西迫切需要解決。對中醫教育我有三句話要說,一是教學中絕對要維護中醫的主體思想。院校教育,是現代中醫人才培養的基礎,但現在的中醫院校的中醫教學內容不斷壓縮,總課時一再減少,甚至有的學校把中醫經典列為選修內容,而外語和西醫比重越來越大,這就造成了培養的學生中醫基礎薄弱,對中醫藥理論理解不深,中醫技能掌握不牢固,在臨床時又如何能應用中醫思維,實施中醫操作呢?通過教學改革,加大中醫的教學比重,讓學生能真正理解氣血陰陽等中醫基礎理論,牢記藥性方劑等基礎知識,掌握望聞問切、辨證施治、針推手法等基本技能,就為後續的中醫臨床打下堅實基礎。

二是中醫是實踐醫學,「熟讀王叔和,不如臨診多」。大家都知道中醫的望聞問切是要在實踐中去揣摩和掌握的,中醫的理法方藥是在一個個具體的病人身上得到驗證的,離開了臨證實踐中醫就沒有生命力,現在有些中醫博士在實驗室裡呆了3年,出來考職稱時竟然不懂四診八綱,不懂辨證論治,這樣的博士還能叫中醫博士嗎?所以在我的中醫大師班裡,我強調在病人身邊上課,用病人的具體案例來提高學員的臨證能力。

三是學中醫必須在思想上掃除民族虛無主義,要堅信中醫具有光明燦爛的前途,要讓年青中醫師切實認識到中醫治療疾病的能力,看到中醫核心競爭力所在,自然就能培養起他們信中醫、愛中醫的熱情。此外,要加強中國傳統文化的熏陶和教育,中醫植根於悠久的華夏文明,思維方式和理論體系與傳統文化一脈相承,休戚相關,沒有紮實的傳統文化基礎,就不能真正領會中醫學理論的真諦,也無法真正形成中醫的思維方式。功夫在詩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學習,尤其是儒道學術和文、史、哲的研習,對中醫的教育有很大的意義。

筆者:您剛才對中醫本科生的院校教育提出了真知灼見,那麼作為中醫傳承很重要的畢業後師承教育這一環節,您覺得有哪些方面值得我們注意?

顏德馨:畢業後的師承教育作為現代中醫院校教育的補充形式,對於培養中醫人才尤其是高層次的中醫人才是十分必要也是十分重要的。具體到師承教育的培養方法上,我覺得有幾點值得我們注意。

一是全方位培養。對於高層次中醫人才而言,在培養的內容上要將中國傳統文化、中醫經典和臨床實踐、中醫名家學術思想和臨診經驗以及現代醫學科學前沿這四大板塊的知識系統而有步驟地貫穿在培養實踐全過程。

二是分層次培養。本科畢業後和博士畢業後的師承教育無論在形式還是內容上都不可能相同。因此,要根據不同的人,針對不同的需求,

隨機文章: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