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XX,60歲,女,已婚,幹部,1961年2月9日初診。
主訴去年秋後旅居湖南,適逢淫雨十餘日,因此感覺身重身酸,困乏無力,頭重,有浮腫及夜汗出,口不知味,經服中西藥未見效果,旋往兩廣、福建等地,入冬返京,似覺好些,但二月來夜間汗出更多,以頭及上半身為主,每夜汗出如洗,下肢無汗,汗後覺背冷腹熱,並有臉腿浮腫,血壓偏高,常波動在150/90~184/100毫米汞柱之間,時有頭暈、心慌、胸悶、煩躁、睡眠不佳,食慾差,口不知味,有粘痰,不咳嗽,大便正常,小便赤黃短少,經中藥治療數月,浮腫已基本消失,但夜汗未止。脈右寸尺沉弱、關弦,左寸細數,左關弦數,左尺沉數,舌質暗,苔厚穢膩,其本體屬陰虛肝熱,感受暑濕而病,因久服滋陰止澀之劑,以致濕遏郁而化熱,濕聚熱郁,三焦失調。治宜清熱利濕,疏利陽明太陰為主,兼平肝熱。
處方:
菊花二錢 桑葉二錢 白蒺藜三錢 焦梔子一錢 香豆豉三錢 豆卷三錢 香薷一錢 郁金一錢五分 建曲二錢 香木瓜一錢五分 石斛三錢 白通草一錢 服三劑。
2月14日二診:服藥後夜汗已大減,入睡後已無汗,醒後頭部微汗、頭微痛、有疲乏感、血壓仍波動,食納較差,口仍乏味,大便正常,小便赤色減仍量少,脈轉弦緩,舌苔已減退,口仍不知味,但脾胃為濕熱所困已久,初步好轉,宜繼續調和胃氣,兼清濕熱。
處方:
白蒺藜三錢 豆卷三錢 石斛三錢 建曲二錢 白通草一錢 香木瓜二錢 廣陳皮二錢 北茵陳三錢 赤小豆三錢 扁豆衣二錢 稻芽二錢 荷葉二錢 服五劑。
同月22日三診:服藥後上部汗又減,下肢亦能有微汗(已不限於頭及上半身),汗後已不惡冷,睡眠轉佳,頭痛已基本消失,食慾稍差,口仍乏味,尚有粘痰,大便正常,小便仍黃,脈轉緩,舌質正常,苔薄白,濕熱漸化,三焦漸和,治宜和胃為主,再清餘熱。
處方:
白蒺藜三錢 豆卷三錢 建曲二錢 扁豆衣三錢 荷葉二錢 茵陳三錢 通草一錢 滑石塊(布包)三錢 松節三錢 苡仁四錢 法半夏二錢 橘紅二錢 竹瀝二錢 服三劑。
同月27日四診:服藥後夜間略有微汗,口已知味,粘痰亦減,下午有胸腰部悶熱感,大便正常,小便仍黃而略少,脈勢漸趨正常,舌質正常無苔,宜再清餘熱,兼和胃利水。原方去白蒺藜、法半夏、竹瀝,加石斛三錢、豬芩一錢五分、大腹皮一錢五分、服四劑後汗止,食慾增進,一切俱正常而愈。
按:本例汗症,素體陰虛肝熱,此次得病,由於秋後在潮濕地帶,遇淫雨綿綿,連日不晴,由此感受暑濕,遏郁化熱,濕熱久羈,三焦失利,以致營衛不調,濕熱郁蒸,迫使津液上湊,成為上有汗而下無汗,脈舌均非純屬陰虛木熱之征,其本固屬陰虛肝熱,其標則為暑濕遏郁,在治療方面,故捨本從標,所以用香薷、豆卷、豆豉、桑葉、菊花、滑石、茵陳等祛暑利濕、表裡兩解之藥,祛暑利濕為主,以調脾胃為佐,兼顧肝陰,使郁滯之濕熱被卻,鬱熱得解,則三焦得利,胃氣得和,營衛得調,而汗自斂。故先服滋陰益氣止汗藥不效者,因濕熱未去之故。由此可證,濕熱之邪粘滯,雖在冬末之際,猶潛伏不解,所以治病必明其因,實為臨床之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