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某某,女,5歲。1992年10月確診「純紅再生障礙性貧血」。曾在上海兒科醫院血液科住院治療,用強的松、大力補等治療,並輸血6~7次,每次200~600ml,但病情反覆,每遇感冒等感染後血紅蛋白及紅血球即明顯下降,強的松與大力補減量時也下降。1993年12月18日來診,就診時患兒面色蒼白,神萎,乏力,煩躁不安,食慾不振,大便尚稠,曾多次有尿路感染。查體溫偏低,聲音粗啞,伴乳房脹痛,觸之更甚,心肺無異常,苔薄膩,舌淡,脈細,患兒有遺尿病史,並時有腹痛。血常規:血紅蛋白60g/L,紅細胞2×109/L,血小板計數377×109/L。收住入院。
患兒有遺尿病史,為腎氣不足;肺氣不足,表衛欠固,則時有外感,食慾不振,又時伴腹痛,為脾運失常,中焦違和;神疲乏力,又煩躁不安,為心陰不足而心火較亢,肝陰不足而肝陽上擾。患兒五臟均有欠缺,故致病程延長且時反覆,所謂邪之所湊,其氣必虛。
腎為先天之源,腎氣虛弱,命門火衰,無蒸騰之氣以滋養他髒;脾胃為後天之本,脾胃運納失常,則乏生化精微之源;肺氣不暢則運送精微也不力;精微本式微,心氣又虛弱,更無力化精微為血液以滋養全身。故患者蒼白無力,此先天後天陰陽失和,脾腎的失職是主因,肺氣不足是誘因,余髒皆因之而病,聲音粗啞與用激素藥有關。
治病應求其本,調正患兒的「自然體質」為第一要義,損有餘而補不足,達到「陽生陰長」的自然生發之機。故首先治以健脾益氣,兼以祛邪,用補中益氣湯出入。處方:黃芪15克,黨參15克,當歸9克,白朮9克,防風5克,升麻5克,柴胡5克,甘草5克,雲苓9克,茯神9克,遠志5克,棗仁9克。14劑,水煎服。
兩周後患兒面色好轉,神也安,食慾漸增,無外感病症,聲音仍粗啞,乳房脹稍減輕,仍間有遺尿。治以人參養榮湯加減,益氣安神。處方:黃芪15克,黨參15克,白朮9克,炙甘草5克,當歸9克,芍葯9克,熟地9克,黃芪15克,肉桂3克,遠志5克,補骨脂9克,菟絲子9克,韭菜子9克。14劑,水煎服。
藥後患兒面色漸有華澤,神安,納香,便調,遺尿偶有,乳房尚有脹感,聲音仍粗沙啞。以十全大補湯合左歸丸,或以無比山藥丸加減服用,補腎滋陰,溫腎益精,填髓生血。配合飲食調養,以山藥、薏苡仁、陳皮等煮粥,開胃增食慾,繼以牛骨髓粉,填髓生血,可同時適當進服血肉有情之品,緩緩收功。
強的松在4個月中逐步停藥。服大力補1年後逐步停服。患兒面色逐步出現紅潤,神振而安,語音也逐漸轉細而清亮,食慾振,便調,但仍偶有遺尿。
出院時血紅蛋白134g/L,紅細胞4.77×109/L,血小板計數251×109/L。臨床痊癒,2年後隨訪無復發,現已上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