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教學應直面臨床

中醫藥有療效,這是毋庸置疑的客觀現實。但半個多世紀以來,中醫臨床陣地在「萎縮」,生存和發展面臨巨大挑戰,也是不容迴避的現實。要實現復興中醫夢想,中醫學源自臨床、服務於臨床,只有順應臨床的中醫教育,才能培養出適合臨床的中醫師;只有直面臨床的中醫師,才能「佔領」臨床陣地;有了臨床陣地,才能談及復興中醫。「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復興中醫靠教育,而中醫教育應回歸臨床這個「源頭活水」。

現代的中醫教育以院校為主,傳統的中醫教育是師承形式,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勿需詬病和爭論二者的孰是孰非,因為二者的教學目的應該是一致的。培育中醫理論思維,教導臨床適易技術,培養臨床適宜技能,一切為了臨床工作,應是教學的首要目標。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通曉諸子百家固然重要,若以此「中醫學家」的教學標準教導初學者,即使成為「家」,如果不能直面臨床,再多這樣的「家」也不能避免中醫臨床的「萎縮」。況且,古往今來的事實證明,各行各業的「家」都離不開實踐的不斷錘煉。只有在臨床「吃得開」的中醫師,才能堅守住中醫的「陣地」,才有中醫的話語權,才能弘揚「傳統文化」和「中醫特色」。

所以說,中醫教學的首要目的應該是服務臨床。這就要求中醫藥院校的教師隊伍在有一定理論水平的同時,還必須有一定的臨床經驗。在教材內容編寫上,更應不斷揚棄,切實貼近和順應臨床,突出臨床實用性,剔除過度藻飾及隨意比附的言辭,力求使學生學得懂、用得上。現代醫學的檢驗結果,也可用中醫理論進行消化、吸收、整理、總結,賦予其中醫學含義,充實中醫四診理論。同時,增加學生見習、實習的課時,讓學生對中醫藥治病有一個感性認識,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用中醫藥治病的信心。

隨機文章: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