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經》論痿證

痿證,指四肢萎廢不能運動,肌肉逐漸萎縮致痿或者拘攣致痿。痿者,萎也。楊上善云:「以五臟熱,遂使皮膚、脈、筋、肉、骨緩痿屈弱不用,故名為痿。」《內經》又稱為「痿躄」、「痿疾」、「痿易」。其症狀與現代醫學中的四肢肌肉運動、知覺喪失相類似。《證治準繩·雜病》記載:「痿者,手足痿軟而無力,百節緩縱而不收也。」

病因病機

《內經》認為,痿證多由於五臟熱盛,熏灼五臟之陰,津枯液燥,影響到五臟所合的筋骨、肌肉、血脈、皮毛而成。《素問·痿論》云:「五臟因肺熱葉焦發為痿躄」,說明在痿證形成過程中肺熱是重要的致病因素。張介賓亦云:「觀所列五臟之證皆言為熱,而五臟之證又總於肺熱葉焦,以致金燥水虧,乃成痿證。」可由水濕、濕熱或寒濕等外因所致,亦可由七情太過、遠行勞倦、房勞傷腎、陰液內竭、脾胃氣虛等內因造成。

外因

《素問·生氣通天論》云:「濕熱不攘,大筋緛短,小筋弛長,緛短為拘,弛長為痿。」《素問·氣交變大論》及《素問·六元正紀大論》亦論述了水濕、寒濕之邪所致之痿證。因此,就外邪而言,《內經》認為主要有濕熱、寒濕傷人所致。

內因

《素問·痿論》云「有所失亡,所求不得」,「悲哀太甚」,「思想無窮,所願不得」方面,強調情志所傷、氣鬱生熱而成痿病。《靈樞·本神》亦指出:「恐懼不解則傷精,精傷則骨酸痿厥。」形勞過度,耗氣劫陰,陰不制陽,陽亢生熱致痿,如《素問·痿論》云「遠行勞倦」者。因此,就內因而言,《內經》認為痿證主要由於情志內傷或體虛勞倦等導致脾胃虛弱、肝腎不足、氣血虧少、肺熱葉焦等傷人所致。

總之,痿證實證常因熱邪、濕熱或者寒熱所致,虛證常因脾胃虛弱、七情內傷、腎精虧損、氣血虧虛所致。病位涉及五臟,以肺脾肝腎為主。《證治準繩·雜病》云:「是用五志、五勞、六淫,從髒氣所要者,各舉其一以為例耳。若會通八十一篇而言,便見五勞、五志、六淫,盡得成五臟之熱以為痿也。」《靈樞·經脈》提出了導致痿證的總體病機乃「虛則痿躄」,不論何種病因所引發,痿證必因虛而發,導致形體不養而發病。

分類

五臟痿證

《內經》認為,五臟與皮、肌、筋、脈、骨相應,《素問·痿論》云:「肺主身之皮毛,心主身之血脈,肝主身之筋膜,脾主身之肌肉,腎主身之骨髓。」五臟熱,使五體失去五臟精氣的濡養而發生痿躄、筋痿、脈痿、骨痿、肉痿,乃病發於中而表現於外。

痿躄 躄指下肢痿,痿躄統指四肢痿廢不用。《素問·痿論》云:「肺者,髒之長也,為心之蓋也。……五臟因肺熱葉焦,發為痿躄,此之謂也。」脾胃虛弱,化生氣血精微之力失常,肺熱熏灼,肺津枯涸,不能輸布津液於全身各處,內不能灌溉於五臟,外不得輸精於筋骨皮毛,則筋脈肌肉失於濡養而日漸消瘦枯萎而不用。以皮膚憔悴、肌肉枯萎不用為特徵。

筋痿 筋痿為筋脈拘攣而痿廢不用。由肝氣熱,肝腎陰虛,精血不足,筋膜乾燥所致。以肢體拘急,喪失正常活動能力為特徵。

骨痿 骨痿為因骨枯而痿弱不用。由熱邪攻伐腎陰,陰虧不能制約盛火,陰不制陽,陰虛更甚,精虛髓減,骨失所養所致。以腰脊不舉、步履無力為特徵。

脈痿 脈痿關節鬆弛痿軟,為血脈虧虛,血虛失養所致。心熱則火上炎,血隨氣逆,下部氣血厥逆上行,則上脈實而下脈虛,血虛不濡潤筋脈,或因失血過多,血脈空虛而生脈痿。以脛部軟弱不能站立、膝踝關節不能屈伸為特徵。

肉痿 肉痿因脾氣熱,或受濕濁之氣的侵犯所致。脾主肌肉而惡濕,脾氣熱則運化失職,熱盛傷津液,津傷則胃干而渴。濕邪浸漬於脾則脾失健運,津液不行,故不能濡養肌肉。以肌肉消瘦、麻木不仁為特徵。

濕熱痿證

其病起於外因,感受於濕,濕郁化熱,濕熱浸淫經脈。濕盛困陽,陽氣不能化精微;熱盛傷精血,筋脈失養,筋失柔潤而為痿。《素問·生氣通天論》云:「因於濕,首如裹,濕熱不攘,大筋緛短,小筋弛長,緛短為拘,弛長為痿。」

臨床表現以肢體逐漸痿軟無力,並以下肢為常見,或可兼見微腫、手足麻木、胸脘痞悶、小便澀赤熱痛、苔黃膩、脈濡數等濕熱之象。

脾胃虛弱痿證

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又主四肢、肌肉。胃為水穀之海,化生氣血而潤宗筋。《素問·太陰陽明論》云:「脾病而四肢不用何也?岐伯曰:四肢皆稟氣於胃,而不得至經,必因於脾,乃得稟也。今脾病不能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稟水谷氣,氣日以衰,脈道不利,筋骨肌肉皆無氣以生,故不用焉。」《素問·痿論》亦云:「陽明者,五臟六腑之海,主潤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機關也。」臨床表現以肢體痿軟無力,肌肉消瘦為主,或伴有食少便溏、腹脹不適、面色萎黃等一派脾胃虛弱之象。

肝腎精虧痿證

《靈樞·本神》云:「恐懼不解則傷精,精傷則骨酸痿厥,精時自下。」《靈樞·口問》亦云:「下氣不足,則乃為痿厥。」肝藏血,主筋;腎藏精,主骨,肝腎乙癸同源,精血相生。若精血所傷,精虛不能灌溉,血虛不能營養,肢體失養則生痿證。臨床表現以膝脛痿弱不能久立,甚則不能行走,或伴有遺精早洩、頭昏目眩等精虧不榮之症。

治療

取陽明

《素問·痿論》指出:「治痿者獨取陽明。」此處之「陽明」從脾胃解。「獨」並非單獨、唯一之意,而是重視的意思,突出強調脾胃在痿病治療中的重要性。其原因為:脾胃乃人身氣血津液化生之源泉;再者,陽明盛,氣血充,諸筋得以濡養,則關節滑利,運動自如;其三,陰經陽經總會於宗筋,合於陽明。馬蒔注曰:「然則足痿而不能舉者,由於陽明之虛,則治痿獨取陽明者,宜也。」但從以上機理可知,病位在肺,但肺輸布之精微物質乃來源於脾胃,故治療著眼點在脾胃;又痿證發病的總體機理乃一虛字,故宜治療後天之本脾胃。具體治療方法為:根據症狀表現可選用補氣、生津、祛燥屎、祛熱、祛濕熱等。如濕熱痿證,宜清利濕熱,可選用加味二妙散。脾胃虛弱痿證,宜健脾益氣,可選用補中益氣湯。此外,痿證初起外邪明顯,引發肺熱葉焦,故亦當治肺。

辨證論治

五臟痿證之痿躄,《素問·痿論》云:「各補其滎而通其俞,調其虛實,和其逆順。」《靈樞·九針十二原》云「所溜為滎,所注為俞」。滎為小水,像水流剛形成小流而未成大流,經氣逐漸充盈;「俞」為灌注、輸送之意,像水流灌注由少向多變化,經氣運行較盛。吳崑曰:「十二經有滎有俞,所溜為滎,所注為俞。補,致其氣也;通,引其氣也。」故針刺治療痿躄當取魚際、太淵穴;方藥治療宜清肺養陰之法,可選用清燥救肺湯或者李東垣門冬清肺飲。五臟痿證之筋痿,針刺可取太沖、行間穴;方藥治療宜清肝養陰之法,可選用《症因脈治》清肝順氣飲、補陰丸、舒筋活絡丹或家秘肝腎丸。五臟痿證之骨痿,針刺可取然谷、太溪穴;方藥治療宜滋陰清熱補腎之法,可選用《血證論》地黃湯及大補陰丸。五臟痿證之脈痿,針刺可取神門、少府穴;方藥治療宜清熱通絡,可選用《血證論》天王補心丹。五臟痿證之肉痿,針刺可取大都、陰陵泉穴;方藥治療宜清熱健脾養陰,可選用《醫學心悟》易痿湯。肝腎精虧痿證,宜補益肝腎,可選用虎潛丸加減。

各以其時受月

對痿病辨證論治的同時,還要考慮時間因素的影響,《素問·痿論》云「筋脈骨肉,各以其時受月,則病已矣」,即強調了因時制宜的原則。以上治療痿證之法可供臨床參考。

隨機文章: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