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名家對呃逆辨證治療

呃逆,古代中醫稱作「噦」。早在兩千多年前,《內經》中就有「胃為氣逆、為噦」的記載,認為「谷入於胃,胃氣上注於肺。今有故寒氣與新谷氣俱還於胃,新故相亂,真邪相攻,氣並相逆,復出於胃,故為噦」,病深者,其為噦」。可見當時中醫已經認識到,受寒與食積可致肺胃氣機逆亂、胃氣上逆而發生呃逆;呃逆也可能是病情較重的一種表現。

漢代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將呃逆分為3種不同證型進行辨治,為後世診療奠定了基礎。一是「噦而腹滿,其前後,知何部不利,利之則愈」。指出呃逆的腑實證型,腹脹滿,辨清病因病機後,用通利的方法治療;其二是「乾嘔噦,若手足厥者,橘皮湯主之」。指出寒證呃逆,手足厥冷,以橘皮、生薑溫中運化為主治療;其三是「噦逆者,橘皮竹茹湯主之」。指出呃逆的氣虛證型,用橘皮、竹茹、生薑、大棗、人參、甘草等益氣健脾、化痰濕、和胃氣。

宋代醫家嚴用和在張仲景橘皮竹茹湯基礎上,加赤茯苓、枇杷葉、麥冬、制半夏,主治氣陰兩虛兼有痰濁、肺胃氣逆所致之呃逆。《衛生家寶》中記載醫家朱端章用順氣湯(丁香、柿蒂)「治呃逆神驗,亦治久痢」。

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呃逆者,氣自臍下衝脈直上咽膈,作呃忒、騫逆之聲也。古方單用柿蒂煮汁飲之,取其苦溫能降逆氣也。」秦景明《症因脈治》中用丁香柿蒂(丁香、柿蒂、黨參、生薑),治療胃中虛寒所致呃逆、嘔吐、口淡、食少、脘悶胸痞、舌淡、苔白、脈沉遲等症。

清代醫家吳鞠通的《溫病條辨》中著有「陽明濕溫,氣壅而噦者,新制橘皮竹茹湯主之」。用橘皮、竹茹、柿蒂、薑汁化痰濕、降氣逆,主治濕溫呃逆,且註明「有痰火者,加竹瀝、栝樓霜;有瘀血者,加桃仁」,將中醫對呃逆的診治再度推向深入。

現代已故著名中醫謝昌仁2005年曾親診一例肺癌兼呃逆患者,所擬方藥亦是張仲景橘皮竹茹湯加味化裁:橘皮10克,甘草4克,赤茯苓12克,炒竹茹10克,姜半夏10克,玄參15克,太子參12克,枇杷葉12克,薏苡仁15克,蒲公英15克,白花蛇舌草15克,鮮生薑一片。方用橘皮、生薑、制半夏化濕濁、降痰氣;竹茹、枇杷葉清肺胃、止呃逆;太子參、甘草補肺脾、益胃氣;玄參、薏苡仁、赤茯苓清心火、益脾陰;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利濕熱、清邪毒。全方扶正祛邪、降逆止呃。

隨機文章: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