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熱升陽話葛根

葛根,為豆科多年生落葉籐本植物野葛或甘葛籐的根,每年秋、冬二季採挖,趁鮮切成厚片或小塊,乾燥(如曬乾等)後即可入藥。性涼,味甘、辛,入脾、胃二經,具有解表退熱、生津透疹、升陽止瀉等功效,用於外感發熱頭痛、頸背強痛、口渴消渴、疹出不暢、熱痢洩瀉等,還是歷代清熱解毒、通脈醒酒的要藥。這些在《神農本草經》、《濟生方》、《本草綱目》、《本草拾遺》和《中國藥典》等幾十部文獻資料中,都有明確的記載。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葛根具有滋補營養、養顏護膚、延緩衰老、改善骨質疏鬆、調節雌激素水平、降脂減肥等多種保健功能。特別是葛根中的黃酮和葛根素,還能擴張冠脈血管、腦血管和內耳血管,增加冠脈和腦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有利防治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和緩解神經性耳鳴耳聾等;同時能改善微循環,對預防動脈硬化、腦血栓及老年性癡呆症等疾病也有好處。

配伍應用

感冒、發熱、惡寒、無汗、項強:葛根有發汗、退熱作用,與柴胡(解表退熱)、石膏(清解裡熱)等配伍,有解肌清熱之功效,可用於表裡熱症;與麻黃(發散風寒)、桂枝(發汗解肌、溫通經脈)、芍葯(清熱涼血、散瘀止痛)同用,有散寒解表、緩急止痛之功效,治風寒表症而見項背強痛、無汗、惡風者。

麻疹透發不暢:葛根有透發麻疹作用,因其兼有生津、止瀉功能,所以麻疹發熱口渴,或伴有腹瀉等症,常與升麻(發表透疹、升陽解毒)等配合應用。

胃熱口渴:葛根能生津止渴,對熱病口渴,或消渴等症,可配麥冬(養陰生津、潤肺清心)、天花粉(清熱生津)等同用。

脾虛洩瀉、濕熱瀉痢:葛根能升發清陽,促使脾胃陽氣上升,有生津止瀉的作用,常配合黨參(補元氣)、白朮(健脾燥濕)等治療脾虛洩瀉;也可配黃連、黃芩(均具清熱燥濕)等,用於濕熱瀉痢等症。

常用驗方

感冒發熱:葛根、生石膏各15克,柴胡、黃芩各10克,知母6克。每日1劑,水煎服(煎兩次取汁混勻,分早晚2次溫服。下同)

脾虛洩瀉:葛根、白朮、山藥各15克,黃連6克,蓮肉10克。每日1劑,水煎服。

頸背疼痛:葛根15克,桂枝6克,木瓜、羌活、白芍各10克。每日1劑,水煎服。

小兒斑疹發熱未透:葛根、升麻、桔梗、前胡、防風各5克,甘草3克。每日1劑,水煎服。

冠心病、心絞痛:葛根60克,栝蔞仁、栝蔞皮各30克,郁金、澤蘭、劉寄奴、延胡索各15 克,當歸、蒲黃(布包)、靈芝各10克。每日1劑,水煎服。服約半小時,心絞痛可緩解。

房性、室性早搏:葛根60克,栝蔞仁、栝蔞皮、郁金、澤蘭各15克,靈磁粉、珍珠母各30克,劉寄奴、當歸、炙甘草各9克。每日1劑,水煎服。

偏頭痛:葛根30克,山楂15克,杜仲12克,五味子9克。每日1劑,水煎服。

蕁麻疹:葛根20克,丹皮15克,防風、荊芥、赤芍、赤小豆、桑白皮、蟬蛻、苦參各12克,生地、知母、紫草各10克,生甘草6克。每日1劑,水煎服(不宜久煎),分3次服。

慢性鼻竇炎:葛根30克,桂枝、白芍各6克,生薑3片,大棗6枚。鼻塞重者加辛夷;涕黃黏者加用魚腥草。每日1劑,水煎服 。

尋常性痤瘡:葛根15克,白芷6克,金銀花15克,桃仁、甘草各10克。肺經熱盛加生石膏、黃芩;脾胃濕熱加黃連、山梔;多結節著加生牡蠣、丹皮;多囊腫者加天花粉、夏枯草、浙貝母。隔日1劑,水煎服 。

注意:葛根性涼,脾胃慮寒者慎用。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