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醫理論,蛇毒中毒的臨床表現,基本歸納為三大類:即風症(以神經毒症狀為主)、火症(以血循毒症狀為主)和風火兼症(以混合毒症狀為主)。治療原則是:內治外治相結合,早期著重外治排毒(方法參照局部處理)和外敷藥物,但由於毒蛇咬傷後,蛇毒都有不同程度的吸收,因此,內治也不可缺少,內治應以解毒為主。並根據風火兩症之不同和各種臨床表現,加以辨證施治。
早期治療
蛇咬傷的早期,中毒症狀並不十分明顯,這時在內服解毒藥中,必須加攻下藥,民間醫生所謂「治蛇不洩,蛇毒內結」,就是說治療蛇傷應重視通便,若大便秘結,更應重用攻下之藥,如生大黃(後下)12克~15克,玄明粉(分沖)15克~20克。
處方舉例:白花蛇舌草30克,半邊蓮35克,金銀花、紫花地丁各25克,白芷、夏枯草、生甘草各15克,生大黃(後入)、玄明粉(沖服)各20克,水煎服,適用於各種毒蛇咬傷的早期,服藥後,大便已通暢,可去大黃、玄明粉,再服3~5劑。
風證治療
以神經毒為主的毒蛇如銀環蛇、金環蛇,海蛇等咬傷,局部症狀輕,而以頭昏、眼花、嗜睡、昏迷、氣急為多見,嚴重者呼吸困難,四肢抽搐,應以清熱解毒、熄風定驚為主。
處方舉例:半枝蓮35克,蒲公英、勾籐15克(後下),白芷、野菊花、川貝母(或研末用酒調服)、龍膽草、白殭蠶各20克,蟬衣10克,全蠍、蜈蚣各15克,野菊花25克,生甘草10克。
火證治療
以血循毒為主的毒蛇如五步蛇、蝰蛇、烙鐵頭、竹葉青咬傷,局部症狀明顯,疼痛、血泡、全身皮下出血等,應以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為主。
處方舉例:板藍根30克,金銀花40克,白花蛇舌草35克,鮮生地25克,粉丹皮、黃芩各15克,赤芍、澤蘭、山梔、射干各15克,茜草根12克,蒲黃粉(包煎)10克,出血嚴重者加犀角3克,磨粉沖服(或水牛角60克代用,先煎)。
風火兼證治療
混合毒毒蛇咬傷,如眼鏡蛇、蝮蛇等,臨床上風火二證均有,治法可以解毒、清熱、熄風、涼血為主。
處方舉例:板藍根40克,白花蛇舌草35克,半枝蓮、澤瀉、生地各15克,夏枯草、野菊花、蒲公英各25克,大薊,白茅根各25克,排錢草20克,蜈蚣、全蠍、地龍各5克。
隨症加減
咽喉腫痛,吞嚥困難;加訶子、玄參、山豆根、射干、西瓜霜,針刺曲池、合谷。嘔吐:加竹茹、陳皮、半夏、生薑,針刺內關、足三里。多汗:加五味子、碧祧干、浮小麥、牡蠣。煩躁不安:加生地、柏子仁、珍珠母、石菖蒲、酸棗仁,針刺內關、合谷、耳穴:神門。呼吸困難:加六神丸10~20粒,每日2~3次,針刺或灸人中、膻中、天突。尿少尿閉:加金錢草、澤瀉、車前子、扁蓄、滑石粉,針剌腎俞、膀胱俞,足三里、陰陵泉、三陰交。血尿:生地、黃柏、白茅根、大薊草、車前草、鮮鴨跖草。神昏:服安宮牛黃丸,針刺合谷、十宣、人中、湧泉。
恢復期治療
由於蛇毒是躁烈之性,治療中又重瀉火解毒之藥,因此,常有耗損津液,特別是火毒蛇中毒嚴重的病人,更為多見,在病人度過急性中毒期後,可繪予育陰養血的藥物,幫助病人恢復健康。
處方舉例:黨參、北沙參、麥冬、玄參、石斛、百合、蓮子各20克,當歸15克,川芎、枸杞子、五味子、生甘草各1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