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輔周積熱頭痛醫案

鞏XX,男,10歲,於1963年10月14日初診。

四個月前,曾一度高燒伴有噁心之後,繼而發生頭痛頭暈,雖經治療數月,但至今不愈,其頭痛部位,在兩顳、後腦、前額及眉稜骨,常發無定處。並自有此病以來,食納不佳,大便干結似羊糞,大便化驗有蛔蟲卵,脈象沉弦細數,舌質正常、苔白膩,此為營養過多,食積生熱,以致肝胃不和,鬱熱上蒸,治宜調和肝胃,疏利積熱。

處方:

柴胡一錢 白芍一錢五分 炒枳實一錢 炙甘草七分 黃連五分 吳萸二分 竹茹一錢 焦山楂一錢五分 麥芽二錢 生薑二片

複診:服前方三劑,頭暈減,頭痛如前,食納仍不佳,食後胃脹,偶有噫氣吞酸,大便先干後稀,肛門發癢,目內有紅絲作癢,舌質正常無苔,脈浮弦細數,因夾有風熱,改用祛風清熱為治。

處方:

桑葉一錢五分 菊花一錢五分 荊芥一錢 白蒺藜二錢 蟬衣一錢 夏枯草三錢 焦梔子一錢 草決明二錢 炒枳殼一錢 焦山楂一錢五分 荷葉二錢

三診:上方服三劑,頭痛、頭暈顯著減輕,飲食增加,小便正常,大便如前,目紅髮癢未減,脈弦細數,舌如前,風熱已解,積熱未除,治法仍為理脾消積。

處方:

三稜一錢 莪術一錢 青陳皮各一錢 蘆薈八分 使君子二錢 甘草五分 蕪荑一錢 胡黃連八分 川楝子二錢 神曲一錢五分 焦山楂一錢五分 麥芽二錢 連服三劑,頭痛、頭暈、目癢諸症完全消失,食、眠、便俱正常。

按:本例由高燒之後發生頭痛,其部位多在兩側、後腦、前額、眉稜骨等,痛無定處,食納不香,食後胃脹,噫氣吞酸,大便干結似羊糞,是足陽明胃和足厥陰肝兩經病徵。高巔之上惟風可到,風熱上擾清竅,兼內蘊積熱,故頭痛目赤作癢,食納不佳,大便失調,肛門作癢,一系列證狀俱為積熱所致,故治法先疏利,繼祛風清熱,終理脾消滯,頭痛迅速消失,余症亦隨之而平。聯繫到《內經》所去:「飲食自倍,腸胃乃傷」的理論,說明飲食應用節制。更體會到中醫「肥甘過甚,乃生積熱」的傳統經驗,此例可證。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