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是一種包括多種精神症狀和軀體症狀的複雜的情感性精神障礙,與中醫學中的「癲證」、「髒躁」、「百合病」、「梅核氣」、「郁證」描述相似,臨床可分為7個證型辨治。
肝氣鬱結型
症見情緒抑鬱,善太息,鬱鬱寡歡,胸脅脹痛,或少腹脹痛,痛無定處,焦慮不安,脘悶噯氣,腹脹納呆,女子月事不行,舌苔薄膩,脈弦。
治以疏肝理氣。方以柴胡疏肝散、逍遙散等為代表。
肝郁脾虛型
症見失眠健忘,善悲易驚,精神萎靡,多愁善感,倦怠乏力,興趣低落,少寐,胸悶脅脹,不思飲食,悲傷欲哭,善太息,頭重如裹,舌體胖有齒痕,苔白膩,脈弦滑。
治以疏肝健脾化濕。方以甘麥大棗湯為代表。
肝腎不足型
症見情緒低落,心煩易驚,思維遲鈍,頭暈耳鳴,腰膝酸軟,女子帶下清稀,舌質紅瘦,苔少,脈弦細無力。
治以滋養肝腎。力以百合地黃湯等為代表。
陰虛火旺型
症見興趣低落,心煩急躁或情緒不寧,口乾潮熱,多夢易醒,火眠健忘,腰酸盜汗,耳鳴如蟬,面部烘熱,舌質紅有裂紋,苔少,脈弦細。
治以滋陰降火。方以滋水清肝飲、杞菊地黃湯為代表加減。
痰濕鬱結型
症見情緒低落,胸悶不舒,納呆食
少,噁心嘔吐,思維遲鈍,舌淡,苔厚膩,脈濡滑。治以化痰解郁,方用半夏厚樸湯、溫膽湯等。
肝鬱血瘀型
症見情緒抑鬱,心煩,自覺腦子遲鈍,不願活動,且面色晦暗,脅肋脹痛,女子痛經閉經,口唇舌質紫暗,有瘀點,苔白,脈沉弦。
治以活血化瘀,理氣解郁。方以血府逐瘀湯、桃紅四物湯為代表。
心脾兩虛型
症見情緒低落,思維遲鈍,精神恍惚,心悸氣促,納呆食少,腹脹便溏,面色蒼白,舌淡苔白,脈虛無力。
治以補益心脾。方以歸脾湯為代表。
隨機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