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脾胃雖為後天之本,主飲食的受納、腐熟及運化。其實,脾胃在水液代謝過程中亦起到重要的升降樞紐作用。
三焦水患,調理中焦
三焦為上、中、下焦之總稱,總司人體上下之氣化,為水液代謝之通路。從部位而言,心肺居上屬上焦,肝腎居下屬下焦,脾胃居中屬中焦。上、下焦心肺肝腎功能之正常,無不與上通下達之樞紐中焦脾胃密切相關。
若脾胃虛損,土不生金,致肺氣虛弱,通調水道功能失常,水液內停,或聚而成飲,或凝而成痰,甚則咳喘、癃閉及水腫,皆因土不制水所致。臨證常用之六君子湯、二陳湯即為治療因中焦氣虛,痰凝阻肺導致咳喘痰多而立,又如實脾飲,即為治療因中焦虛損,氣不化水而致水腫脹滿所設。
若脾胃實滯,亦能直接影響三焦氣化之通路,從而導致氣阻水停。如臨證常用之中滿分消丸,即開洩中焦氣分,清利中焦濕熱,用治水液外溢肌膚之水腫腹脹或痰飲內聚之方。
清代著名溫病學家吳鞠通開創溫病三焦辨治法,其以治中焦為主而愈水液運行失常之案例令人拍案叫絕。吳氏提出:「三焦俱虛,先建中焦,補土可以生金,腎關之虛,亦可仰賴於胃關矣」。其所擬「運中陽」「崇剛土」「作堤防」等法,即以調理中焦脾胃樞紐作用以使三焦通利。吳氏曾治一上焦寒飲患者,以溫脾胃之法,化氣行水,則上焦寒飲自消:「脈雙弦而緊,寒也;不欲飲水,寒飲也;喉中癢,病從外感來也;痰清不黏,亦寒飲也;咳而嘔,胃陽衰而寒邪乘之,謂之胃咳也;背惡寒,時欲厚衣向火,衛外之陽虛,而寒欲乘太陽經也;面色淡黃微青,唇色淡白,亦寒也,法當溫中陽而護表陽……小青龍湯去麻辛,加枳實,廣皮,杏仁,生薑湯主之,十數帖而愈。」
由上可見,中焦脾胃或虛或實,皆可直接影響上、下焦之水液代謝之功能,從而導致水液運行失常。反之,三焦俱病而水液運行失常者,亦可以從調理中焦這一樞紐入手,俾上下通利,則水濕自行。
水經四布,首重脾胃
《素問·經脈別論》云:「飲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可見,脾胃氣之升降與週身水液之代謝密切相關。若脾胃之氣異常,則易致水液代謝失常,從而導致痰飲內阻、水腫脹滿、小便失禁或癃閉等證。
筆者曾在1976年5月曾治一王姓婦人,產後第二日陰部腫脹,發病迅速且墜脹異常,至第四日,大陰唇呈水囊狀,充盈發亮,好似稍一觸動即能潰破流水,週身輕度浮腫,以下肢較劇,伴乳汁不足,小便量少,大便日二行,質稀薄,心悸,少食,氣短,週身出冷汗,面色少華,舌質淡,苔薄白而滑,脈沉細微弱無力。
辨證:中氣虧虛,脾胃升降之樞紐功能失常,上不得升達於肺,下不得降及膀胱,旁不得周達沖任二脈,致水液失其常路,循經而下注。
治則:補中益氣,調達樞機,利水消腫。
處方:補中益氣湯加減。黃芪12克,白朮9克,陳皮9克,升麻2克,柴胡2克,黨參9克,當歸9克,茯苓皮30克,薏苡仁30克,澤瀉6克,桔梗6克,桂枝9克,車前子12克,甘草3克。
服藥兩劑,大陰唇腫囊基本消除,他症亦明顯減輕,因飲食欠佳,又以原方加神曲9克,連服兩劑,大陰唇腫囊及伴有症狀全部消失,飲食增加,二便正常,最後以歸脾丸益氣血收功。
綜上,脾胃為水液代謝之中樞,脾氣升達輸布,胃氣和降流通,則津液周流,滋潤全身,其餘糟粕下輸膀胱而排出體外。若脾氣不升,胃氣不降,則可直接影響水液之上輸下達,從而停聚體內,成飲化痰,或致水腫。而痰飲水腫之治,又當從中焦脾胃之水液代謝中樞求之。一家之言,供諸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