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半表半里」這一術語成熟的年代,不論是從考證文獻看,還是從《傷寒論》的主要內容看,半表半里是八綱的病位概念,是由病位概念表、裡衍生而來。「半表半里」最早出現於《傷寒論》而且成熟於《傷寒論》,時代應屬東漢。
《傷寒論》不僅最早提出「半表半里」,而且明確了半表半里的證候特點,如再進一步分析,可知《傷寒論》已記載對半表半里證的詳細治療,如第97條「血弱、氣盡、腠理開,邪氣因入,與正氣相搏,結於脅下……小柴胡湯主之。服柴胡湯已,渴者屬陽明,以法治之」。不但記載了小柴胡湯的具體適應證是無表證之證,亦不是在裡之證,即半表半里證,同時亦說明,服小柴胡湯半表半里證沒有了,而出現陽明病即裡陽證,則不再服小柴胡湯,而以治裡陽明為法。《傷寒論》有關小柴胡湯的論述有17條之多,足以說明東漢經方對半表半里的認識已十分成熟。
更值得注意的是,《傷寒論》對半表半里的認識,還反映在半表半里又分陽證(少陽病)和陰證(厥陰病),即「少陽病之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饑而不欲食,食則吐蛔,下之利不止」。同時記載治療少陽病的方證多達15個,如小柴胡湯方證、柴胡去半夏加瓜蔞湯方證、柴胡桂枝湯方證、四逆散方證、澤漆湯方證、黃芩湯方證、黃芩加半夏生薑湯方證等;記載治療厥陰病的方證亦多達15個:烏梅丸方證、柴胡桂枝幹薑湯方證、黃連湯方證、半夏瀉心湯方證、甘草瀉心湯方證、八味腎氣丸方證等。
小柴胡湯方證屬半表半里,這是人們的共識。柴胡桂枝幹薑湯由小柴胡湯變化而來,歷代注家有所探討,該方證的病位仍與小柴胡湯一樣屬半表半里。而且不少人看到了兩者的不同,如《劉渡舟傷寒臨證指要》:「當年劉渡舟老師與經方名家陳慎吾先生請教本方的運用時,陳老指出:柴胡桂枝幹薑湯治療少陽病而又兼見陰證機轉者,用之最恰。」張路玉指出:「小柴胡湯本陰陽二停之方,可隨瘧之進退,加桂枝、乾薑,則進而從陽,若加瓜蔞、石膏,則進而從陰。」但陰證機轉是什麼?從陰從陽是什麼?未曾說明。經方大師胡希恕一語道破了其機關,在其所著《傷寒約言錄》中把柴胡桂枝幹薑湯放在少陽病篇講解,並指出:傷寒五六日,為表病常傳少陽之期,因已發汗而復下之,使津液大傷,使半表半里的陽證變為半表半里的陰證。可知小柴胡湯從陰,是適應治療半表半里陽證,從陽則適應治療半表半里陰證。也可知,陰證機轉是指病位在半表半里由陽證轉為陰證。
再看有關仲景的論述則更清楚,《傷寒論》第147條:「傷寒五六日,已發熱而復下之,胸脅滿,(陽)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者,此為未解也,柴胡桂枝幹薑湯主之。」是說傷寒五六日,雖已發汗,病不解則常轉入少陽柴胡湯證,醫者不詳查,而又誤用下法,因使邪熱內陷,雖胸脅滿未去,而呈現(陽)微結。汗、下、邪熱皆傷津液,津液不下,故小便不利;津液虛少、熱傷津致燥,故渴而不嘔。氣沖於上,故但頭汗出。往來寒熱,為邪還在半表半里。心煩,為上有熱。這裡的微結,是針對大陷胸湯證說的,即是說此結輕微,與大陷胸湯證結如石硬為陽明證者顯異。此即由半表半里陽證轉為半表半里陰證,呈上熱下寒的柴胡桂枝幹薑湯的方證。《金匱要略·瘧病》附方(三):「柴胡桂薑湯方治瘧寒多,微有熱,或但寒不熱,服一劑如神效。」瘧病是往來寒熱為特點的疾病,柴胡桂枝幹薑湯適用於寒多熱少,或但寒不熱之瘧疾,說明該方重在溫下祛寒。此二條,並未直接指明該方證六經何屬,但可得知該方的主要適應證是「但寒不熱」及「往來寒熱,心煩」者。這裡可看出該方與小柴胡湯證的相類與不同,相類者,病位相同,皆用於半表半里證;不同者,病性不同,小柴胡湯用於陽證,而柴胡桂枝幹薑湯用於陰證。可知,《傷寒論》早已明確疾病有半表半里證,並進一步明確證分陰陽而為少陽病和厥陰病,對其證治記載翔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