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相寧則水源生析義

?「龍相寧」是指肝、膽、腎之相火離了原位,上襲清竅,形成中風、肝風、眩暈、頭風等諸病症,治療上必須使相火內歸其位,與其對應臟腑的陰津互相資生,保持陰陽平衡狀態,方可免患清竅失靈之災。

?要保持「水源生」的平衡狀態,就必須使「龍相寧」,只有「龍相之火」寧謐,腎水才能正常滋潤五臟,而腎水充盈,又是「龍相寧」的基礎。

讀葉天士《臨證指南醫案》「中風」「肝風」等節,受益良多。其中,「肝風」門胡案有「龍相寧則水源生」句,可謂經典之語。

其實,「肝風」亦屬「中風」病門,正如華岫雲所言:「此證之源,本於肝風,當與肝風、中風、頭風門合而參之。」《臨證指南醫案》中,僅中風、肝風病案就有37例,綜合分析這些病例,對理解「龍相寧則水源生」,並用之於臨床,具有開拓思路之意義。茲淺論之。

「龍相寧」析

「龍相寧」之「相」字,為「相火」之「相」。「相火」與「君火」對應,「君火」乃指「心火」,除此以外,均為「相火」。

《素問·天元紀大論》云:「君火以明,相火以位」,言心之君火,如中天之日,明照萬物,故主明則五臟安和,而主不明則十二官危;相火者,火之用也,但須在其位,火方能用,若火離其位,則失其用也。離位之火,便是致病之火,百病皆從火生,即是此義。

相火離位,最易發越於上,影響上部清靈之竅。依天人合一觀點,東方為青龍之位,內與肝膽兩髒相應。所謂「龍相寧」,就是指肝膽(包括腎)之相火離了原位,上襲清竅,形成中風、肝風、眩暈、頭風等諸病症。治療上必須使相火內歸其位,與其對應臟腑的陰津互相資生,保持陰陽平衡狀態,方可免患清竅失靈之災。

「水源生」析

「水源生」之「水」指腎水,是維持機體陰陽平衡的重要因素。

水與火有著相反相成的有機聯繫,正常情況下,水火相濟,保持「陰平陽秘」的狀態;在致病因素干擾下,若火偏盛,其水自然虧耗,此為實火;若水不足,其火必然偏盛,此為虛火。

水與火失卻平衡,就會出現諸多病患。以五行相生關係而言,腎水不足不能涵養肝木,則會出現肝陽、肝火、肝風等諸多病變;而肝火過旺或肝陽暴張、肝風內動,反會上吸腎水,子盜母氣,耗散元陰,打破「水源生」的正常生理狀態。由此引起的頭部及所屬靈竅疾患最為多見,特別是那些突發性腦部疾患,與龍相之火不寧有著密切關係。

因此,要保持「水源生」的平衡狀態,就必須使「龍相寧」,即保持陰陽互相制約的平衡狀態。

「龍相火」病症

葉氏所說的「龍相」之火主要是指肝膽之火,它所呈現出的病證主要表現在頭部及所屬之靈竅,如頭痛、眩暈、頭風、耳鳴、目昏、牙痛、咽痛、口眼歪斜、健忘、狂躁、舌強、失眠等,它如肢體麻木、遺精、震顫、抽搐病證等亦是,其脈象以弦細者為多,而舌質暗紅、苔干膩者則佔其大半。

前文所述之胡案,即「陰不上承,陽夾內風,得以上侮清空諸竅。」在醫案中,多處提及其病機為「內風襲絡」「肝木風動」「虛風動絡」「厥陰風動」「風中廉泉」「水涸液虧」「肝陽無制」「陰虛陽亢」及「陰不上朝,內風動躍」等,比較詳盡地說明中風是陰虛陽亢、腎虧肝旺(下虛上實)之病證。

滋水涵木

若將「龍相寧則水源生」結合起來分析,可辨證地理解為:只有龍相之火寧謐,腎水才能正常滋潤五臟,而腎水充盈又是「龍相寧」的基礎。

從病機學上講,腎水不足是本,龍相火旺是標,故滋養腎水為治之本,熄風瀉火是治之標。但有時還要「急則治其標」,即「龍相寧則水源生」。

《臨證指南醫案》對中風的治療,提出許多對應之舉,如「滋液熄風」「育陰熄風」「通補下焦,復以清上」「清上實下」等。但治療大法則不外「熄風瀉火、填補腎水」。

「熄風瀉火、填補腎水」並無先後之序,何先何後,要看病機的轉歸和趨勢。筆者統計,《臨證指南醫案》中風、肝風病案37個病例所用方藥大致有5類:

滋水涵木類

如復脈湯、地黃飲子、滋腎丸,藥用制首烏、枸杞子、地黃、山萸肉、五味子、地黃、當歸、阿膠、白芍、肉蓯蓉、黑芝麻、女貞子、天門冬、麥門冬、玄參、沙苑子、龜板、鱉甲、石斛、肉蓯蓉等。此為治本之舉,非滋水不能涵木,水足木涵則龍相之火自能歸位。

熄風瀉火類

如犀角地黃湯、羚羊鉤籐湯,藥用羚羊角、犀角、連翹、牡丹皮、黑梔子、豬膽汁、草決明、地骨皮等。為使「龍相寧」,必須用苦寒、甘寒之品,可快速使龍相之火歸源,但在具體應用時,多則與滋水涵木方藥配合而治。

平肝熄風類

如天麻、甘菊、霜桑葉、白蒺藜、雙鉤籐、茺蔚子等。「氣有餘便是為火」,肝氣有餘可生肝風,也可形成肝火,故只有平肝氣,肝風、肝火才能平熄。

化痰熄風類

如星附六君子湯、外台茯苓飲,藥用膽南星、橘紅、石菖蒲、炙遠志、白附子、半夏、象貝母、郁金、茯苓、竹瀝等。「內風夾痰」是中風的常見病機,故化痰熄風亦是治療中風的法則之一,正如書中眩暈門吳案下所言:「治痰須健脾,熄風可緩暈」。

鎮肝熄風類

牡蠣、龍骨、石決明、磁石、紫石英、硃砂等。肝氣鴟張則內風暴動,金石與介類藥物具有重鎮潛降的作用。

由上可知,對於中風病,葉氏非常重視應用滋水涵木、平肝熄風類方藥。如開篇第一個病例錢氏,患偏枯,診為「肝腎虛,內風動」,給予制首烏、枸杞子、當歸身、懷牛膝、明天麻、三角胡麻、甘菊、石斛、黑豆皮等,顯為滋養肝腎、平肝熄風之法。

在葉氏治驗中,滋水法是使「龍相寧」的第一要法,但平肝熄風、清熱熄風、化痰熄風等不可或缺。正如華氏在綜述中所言:「肝為風木之藏,因有相火內寄,體陰用陽,其性剛,主動主升。全賴腎水以涵之,血液以濡之,肺金清肅下降之令以平之,中宮敦阜之土氣以培之,則剛勁之質得以柔和之體,遂其條達暢茂之性,何病之有?」

此外,綜觀葉氏對中風的治療,亦用龍薈丸清洩肝火,枕中丹熄風安神,滋腎丸滋水養肝,虎潛丸填下潛陽,至寶丹清熱熄風等。同時,葉氏還提出「節勞、戒飲、戒怒,可免僕中」的預防措施,至今仍有臨床實用價值。

隨機文章: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