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相依化濕濁

升降理論是中醫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歷代醫家都非常重視。中醫認為,人體氣機應有升有降,只有升降正常,才能維持正常的生命活動,否則就會出現功能失常。如《素問》中云「非升降,無以生長壯老已,非出入,無以生長化收藏,是故升降出入,無器不有」,提出人體氣機運動形式和自然界一樣,離不開升降出入。國醫大師路志正在多年臨證中,習慣運用升降理論治療脾胃病,總結了前人的經驗,並在此基礎上有所發展。

有一位複診的病人,男,45歲,患痛風多年,經常足大趾腫痛,伴有牙齒鬆動、口腔潰瘍、眼睛乾燥、陰囊部濕疹、瘙癢等。服藥1月餘,痛風僅輕微發作一次,牙齒鬆動有好轉,陰囊仍有瘙癢,但程度減輕,大便黏滯,小便黃,診時見其面色少華,舌質暗、有齒痕,苔薄黃膩,脈沉細。路老看過病人,對我們說「病人牙齒鬆動,有牙齦和牙齒兩方面的問題,中醫講,牙齦屬胃,牙齒屬腎,應脾胃和腎同治方能解決問題」。於是在病歷上寫道:疏風祛濕,清瀉胃熱,滋腎固齒。

處方:金雀根30克,五爪龍20克,藿香12克,生石膏30克,炒蒼朮15克,黃連10克,當歸12克,升麻12克,丹皮12克,炒薏苡仁30克,土茯苓30克,萆薢15克,山慈菇20克,醋莪術12克,坤草15克,川牛膝15克,14劑。

我們都知道,痛風屬於中醫熱痺範疇,濕熱痺阻,濁陰不降是其主要病機,所以清熱利濕,降濁活血是其治療大法。這個方子顯然是以此為主要方向,方中金雀根活血通絡療痛風,五爪龍、炒薏苡仁、萆薢、土茯苓、山慈菇清熱利濕解毒,藿香、炒蒼朮和胃化濕,石膏、黃連瀉胃熱,當歸、丹皮、醋莪術、坤草活血。

牛膝在此作用有二:一是活血利水,引血、水下行;二是滋補肝腎固齒。關鍵是升麻一味,頗為費解。細細思考後,方恍然有悟。原來路老用升麻作用是調節升降,在前面諸多藥中多為利濕、降火、降濁之品,其性以降為主,方中升麻則為升陽之品,配合上述降藥以調節中焦氣機,使升降相依,濕濁自去,朱丹溪謂「氣升則水自降」就是這個道理,此外張景岳在「濟川煎」中用升麻通便亦是此意。路老常說,「中醫每一個方子都包含許多文化和故事」,通過這個方子分析來看,可略見一斑。

隨機文章: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