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量」「效」關係的不傳之秘

辨證論治,是中醫理論的精髓。理、法、方、藥,又是辨證論治的核心內容。在理、法、方、藥確定之後,什麼是決定療效的關鍵呢?量!故古有「中醫不傳之秘在於藥量」之說,或曰:傳方傳藥不傳量。也就是說,量,是決定療效的關鍵。以往辨證論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法、方、藥上,而對量的研究較少。以至臨證數十載,辨證純熟,而療效平平,特別是急、危、重、難,常覺力不從心。這也是許多中醫醫生自身的困惑。因此,辨證論治,要在理、法、方、藥之後,必須加一個字「量」,即理、法、方、藥、量。

沒有一定的量,就沒有一定的質,也就沒有一定的效。對量的運控能力,是衡量一個醫生臨床水平的重要尺度,能把握症、證、病之進退,準確而精準的用量,是一個醫生成熟的標誌。治病是一門藝術,是在治病的方式方法上,表現出的創造性和有效性,是突破常規的卓越。而用量策略是治療藝術的集中體現。

臨床上常常看到,有些醫生,無論何病,無論病之輕重、長短,湯藥一貫到底,所開處方之藥味,均是二三十味,所用藥量,均為10~15克,一律兩煎,早晚分服。殊不知,湯者蕩也,丸者緩也,該湯則湯,該丸(丸、散、膏、丹)則丸,豈能包打?方有大小,急危重難,短程應用,療效第一,藥少而精,藥專力宏,宜用「精方」;調理預防,長期服用,安全第一,宜用「圍方」,藥味豈能無差?藥分三品,有毒無毒,大毒小毒,用量豈能伯仲?急病快攻,首劑加倍,一日數服,以知為度,慢病蠶食,一日兩服,累積獲效,服法豈能一律?可見,臨證用湯用丸,藥味用多用寡,劑量用大用小,服藥一日幾次,均關乎量,亦均關乎效,大有講究。

和西藥的量效關係研究相比,方藥量效關係研究,是一個巨大難題。它不僅要研究科學層面的劑量閾,還必須研究哲學和藝術層面的隨證施量;它涉及現有的醫療規範、藥典法律,也涉及傳統的用藥習慣。合理用量,需要廣大醫藥工作者乃至多學科工作者的共同努力,需要許許多多醫生在臨床各科的廣泛實踐和積極探索。值得一提的是:在急危重症的搶救上,能否突破《中國藥典》劑量,發揮醫生的主觀能動性,因病、因證、因勢,因人、因地、因時,據效用量,療效第一,而不是明哲保身,但求無過。這個涉及醫療制度、法律的問題,的確是一個非常重大而非常值得研究的問題。

方藥量效關係研究,是一個全新的領域。它將開啟一扇窗門,揭開療效之秘;它將豐富辨證論治的內涵,在科學與哲學、藝術之間架起一座橋樑;它將成為一個新的學科,為醫學和藥學、中醫和西醫、基礎和臨床乃至多學科合作,搭建一個平台;它將引領中醫,走向量化時代。

目前,中醫方藥「量效」研究與劑量傳承,還存在較多的誤解、混亂與困惑。方藥劑量研究的不足,阻礙了中醫藥療效的提高,方藥量效關係研究已成為中醫藥學術的關鍵問題。因此,揭開「量」與「效」之間的「不傳之秘」,勢在必行!

隨機文章: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