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氏眼針療法的理論依據

眼針療法是1970年創始的一種微針療法,如今與耳針、頭枕針等都屬於針灸療法的創新,是新的微針療法,是針灸學新的組成內容。現將眼針療法的理論介紹如下。

  眼針療法的理論

指出,眼針療法源於古代五輪八廓學說,用後天八卦將眼睛分八區,內連五臟六腑,外查形色絲絡,診察病人的疾病和機體的情況。由觀眼識病發展至眼針分區,其理論依據十分明確,有一套獨立的理論依據和理論淵源。

經絡是經脈和絡脈組成,是人體運行氣血的通路。在表而易見的為絡脈,絡脈包括十五絡、孫絡、浮絡。認為,眼部的白睛上可隱約見縱橫交錯的絡脈,正常人的絡脈纖細而不明顯,若生病以後,或由皮膚通過經絡而內傳到臟腑,或由臟腑外傳到皮膚,不論某一經或幾個經受病,都可以從眼白淨上顯露出來。經絡是通到全身,十二經與眼睛均有聯繫。經絡在週身替他不為肉眼所不能見得,但是白睛可見。白睛的絲絡隨著人體疾病的變化可出現不同的形態顏色變化,一經加深即容易看見,而且一經出現,不易消失,可留下永久痕跡。眼白睛的絲絡我們可以認為屬於浮絡、孫絡,為經絡在體表之表現,故華佗曰「觀眼可驗內之何臟腑受病」。據明代楊繼洲《針灸大成》「有病道運者,必先使氣直到病所」,故白睛之絲絡之變為臟腑之病所。

眼與臟腑之間的通過十二經脈有機聯繫,除肺、脾、腎、心包經以外,其餘八條經脈以眼作為集散之處,經絡具有表裡關係,故可以說十二經直接或間接與眼有聯繫。眼主要依靠經絡為臟腑連接貫通,使眼不斷得到經絡輸送的氣、血、津液、精的濡養,才能維持正常的視覺功能。如《證治準繩》中「……外有二竅,以通其氣,內有諸液出而為淚。有神膏、神水、神光、真氣、真元、真精,此皆滋目之原液。」

基於眼與臟腑的關係,根據八廓應八卦,把此作為眼針療法理論的基本指導,將眼睛分為八個區,每區代表一個卦位,再配以臟腑,又根據各區內白睛上的脈絡變化,通過臨床大量的論證,以觀眼識病,並進行眼針治療各種疾病。

認為眼針療法的八區十三穴為經絡的新的組成,針刺不同眼針區域,即是對眼針經絡的針刺。由於經絡內屬臟腑,外絡肢節,溝通內外,貫穿上下,將人體有機聯繫為一整體,故眼針區域也有經絡的作用。針刺治療疾病理論為經絡學說,其理論為疏通經絡、調和氣血、平衡陰陽,眼針療法的理論也為根據白睛絲絡變化,眼部臟腑分區,進行針刺,通過針刺不同區域,調整不同臟腑的陰陽,從而疏通經絡。

眼針療法分為八區十三穴,故具備腧穴的特點,腧穴具備反應疾病的,接受刺激,達到治療的目的,眼針十三穴也可以通過白睛之絲絡變化,診斷疾病,針刺可以治療疾病。

第2套眼針分區定穴方案基礎上重新調整了原八區十三穴的相對位置,使調整後的八區實際位置與隸屬的八卦位置完全一致,解決了臨床實踐中費解的問題,而且提高了觀眼診病的準確度,使眼針療法的可操作性得到了進一步加強,這是兩代人努力的結晶,為中華眼針發揚光大,走向世界起到開拓性的貢獻。

  眼針療法命名

古代腧穴命名是有不同特點,多以取類比象命名腧穴。最早的記載見於《內經》,《素問·陰陽應像大論》說:「氣穴所發,各有處名。」孫思邈的《千金翼方》說:「凡諸孔穴,名不徒設,皆有深意。」說明腧穴的命名是有一定意義的。眼針療法八區十三穴命名屬於臟腑命名法,八區即乾一肺大腸,坎二腎膀胱,艮三屬上焦,震四肝膽藏,巽五中焦屬,離六心小腸,坤七脾和胃,兌八下焦鄉,此種命名方法對辨證治療有及其重要的臨床意義。

  眼針療法取穴原則

針灸學中配穴原則有表裡取穴、隨證取穴、臟腑辨證取穴等,將眼針療法取穴分為三種,循經取穴、看眼取穴和病位取穴,不同於針灸學教科書中的取穴。循經取穴:即確診疾病屬於哪一經及取哪一經區穴位,或同時對症取幾個經區。看眼取穴:根據觀眼識病取穴,即哪個經區絡脈的形狀、顏色最明顯即取哪一經穴區。病位取穴:按上、中、下三焦劃分的界限,病位所屬上、中、下哪個區即取對應眼針的穴區。

眼針療法適應症與體針大致相同,目前臨床適應病證20餘種,其中優勢病種包括腦血管病、消化系統疾病、各種疼痛、循環系統疾病、精神系統疾病等,是通過調整循環、生化、代謝等指標起作用。

通過梳理中醫歷代各家相關理論的學術發展脈絡,確立眼針療法中醫理論,使其更加符合中醫理論的繼承性、樸素性和科學性,眼針療法開拓中醫學科學發展觀的新思路、新方法,加快眼針療法診治微觀化的進程,具有承上啟下的現實意義和啟迪作用。

隨機文章: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