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黃帝內經》的健康飲食觀

什麼是中醫的「健康」觀?近年來,有人從不治已病治未病、陰陽協調平衡、形神統一、臟腑經絡調和等諸多方面論述了中醫學的健康觀念。也有人從時間、空間、社會、軀體、心理5方面揭示中醫學健康觀念的內涵。還有將中醫健康狀態定義為人與自然、社會協調,以及自身陰陽動態平衡的結果,是「天人合一」「陰陽自和」「形與神俱」的功能狀態,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追求健康是人類的永恆主題,在影響人體健康的諸多因素之中,飲食因素是居於首位而且是最為重要者,正因為《黃帝內經》深諳此理,所以從食材的選擇,飲食五味對人體的雙向作用,以及如何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等方面,都有深刻的理解和論述。

合理的飲食搭配

《素問·髒氣法時論》:「毒藥攻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此五者,有辛酸甘苦鹹,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緩或急,或堅或耎,四時五藏,病隨五味所宜也」。提出了四時五臟的五味藥食調攝,五臟與四時、五行、五味相應。藥物以及五穀、五果、五畜、五菜等食物皆有五味之異,不過藥物的五味主要用來祛邪治病,飲食五味則是人體營養的重要源泉。故原文有「毒藥攻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之說,例如粳米、大豆、小豆、麥和黃黍等五穀糧食,是人類營養的主要來源;桃、李、杏、栗、棗等五果,只能作為輔助;牛、羊、豬、犬、雞等五畜之肉,是血肉有情之品,常被用來補益人體;葵(冬葵、葵菜。古代重要蔬菜之一,可醃製)、藿(豆葉,嫩時可食;也指藿香)、薤、蔥、韭等蔬菜五味僅僅作為營養的補充。

此處原文強調了飲食物的五味都能充養助益人體,只有「五穀」才是維持人體健康中不可缺少的最基本的營養物質,是人類賴以生存的主食、是主體食材,故而對其在維持性命的效能中所發揮的作用以「養」概之。而「五果」「五畜」「五菜」等輔助食材,分別對主體食材(「五穀」)具有「助」「益」「充」而已,決不能替代主體食材。

這裡強調「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的另一層意義在於要求人們對主體食材的選擇要多樣化,不能太單一。一旦食材單一,就會導致人體從飲食物中攝取營養成分的性味偏頗,久而久之,就會導致人體的陰陽失和,臟腑失衡而影響健康。因為植物性食材和動物性食材,不僅各自具有寒、熱、溫、涼四性之異,還會有酸、苦、甘、辛、鹹五味之別。不同性味的食材在人體內分別發揮著「辛散,酸收,甘緩,苦堅,鹹軟」不同的效能。而且性味各異的食材在進入人體之後,分別與不同臟腑具有特定的親和關係,如「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鹹,先走腎」(《靈樞·五味》)。可見,只有使飲食五味調和,無偏頗之弊,才能使五臟的精氣旺盛充盈,從而確保健康,故原文認為「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內經》在這裡也突出了「飲食五味,各有所利」的健康飲食觀念。

適時選擇食材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所說的「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養生原則,同樣也適用於處於養生原則第一位的健康飲食觀——即順應四時氣候規律對食材的選擇。

就養生方法而言,在春夏季節要使機體陽氣發洩,以適應生長季節的規律,就是「春夏養陽」。具體方法是多活動,少休息,多出汗。出汗是陽氣旺盛的標誌,所以叫「養陽」。秋冬之時要使機體陰精充足,陽氣內斂,以適應收斂季節的氣候特徵,就是「秋冬養陰」。具體方法是多休息,少活動,少出汗。因為汗為津液所化,津液是陰精的一部分。少出汗,既不損傷陽氣,陰精也能得以保全,所以稱「養陰」。

唐代醫家王冰則以飲食調養中的食材選擇釋之。認為「春食涼,夏食寒,以養於陽;秋食溫,冬食熱,以養於陰」。這是從原文順應自然規律的精神予以表述的。春夏氣候溫熱,若再服食熱飲食,就會使陽氣發洩太過,達不到「養陽」之目的。反之,「養陰」是通過保全陽氣實現的,秋冬季節陽氣衰微,為了「養陰」則要防止陽氣外洩,但若過食寒涼反會傷陽,這也符合原文「去寒就溫」「勿洩皮膚」的養生思想。故「秋食溫,冬食熱」也是順應自然以養陰。王冰之論是通過陽和陰的調養,達到陰陽的互制平衡,應用藥食寒熱溫涼之性,以制約自然界四時陰陽之盛,通過互制,達到互養,使陰陽無所偏頗,以保健康。所以王冰又說:「陽氣根於陰,陰氣根於陽。無陰則陽無以生,無陽則陰無以化。全陰則陽氣不極,全陽則陰氣不窮。」顯然王冰之論是以陰陽互制為出發點的。同樣符合《素問·六元正紀大論》反覆強調的「用涼遠涼,用寒遠寒,用溫遠溫,用熱遠熱,食宜同法」藥食選擇原則。

司歲備物

所謂的「司歲備物」,是指要依據氣運變化的規律選擇食材。這是《內經》中的又一健康飲食觀的學術立場。

《素問·至真要大論》:「帝曰:其主病何如?岐伯曰:司歲備物,則無遺主矣。帝曰:先歲物何也?岐伯曰:天地之專精也……帝曰:非司歲物何謂也?岐伯曰:散也,故質同而異等也。氣味有薄厚,性用有躁靜,治保有多少,力化有淺深,此之謂也。」

所謂「司歲備物,則無遺主」,是要求人們為了生存和健康,要按照司歲之氣的特徵,收備藥物和食物,才會在健康需要之時無所遺漏。因為「天地之專精」,謂按照歲氣所採備的藥物和食材,其氣味純厚,效能專弘。「治保」指藥物和食材對人體調養作用。「力化」指藥(食)之力在體內所產生的效能。

由於天氣的變化與地上萬物的化生是相應的,所以,采備食材和藥物也要根據各年運氣的不同情況,做到「司歲備物」。如厥陰司歲則備味酸之物,少陰、少陽司歲則備味苦之物,太陰司歲則備味甘之物,陽明司歲則備味辛之物,太陽司歲則備味鹹之物。這樣,便得天地精專之化,氣全力弘。

所謂「非司歲物」,是指不按歲氣所司而采備之食材和藥物,其「氣散」而效能不精專,質同而異等。正如張介賓說的「天地之氣變不常,故物生之體質雖同,而性用之厚薄則異」。

不同地域的食材選擇

《素問·異法方宜論》認為,生存在不同地域環境的人們,有著不同的食材選擇和飲食習慣之所宜。篇中討論了由於居住地區不同,人們受自然環境、生活條件,以及飲食習慣不同的影響,形成了體質上的差異,因而產生的疾病有一定區別,在治療疾病時必須採取不同的方法而因地制宜的道理。認為東方「其民食魚而嗜鹹,皆安其處,美其食」;西方「其民華食而脂肥,故邪不能傷其形體」;南方「其民嗜酸而食腐」;北方「其民樂野處而乳食」;中央「其民食雜」。

該篇既強調了五方區位地理環境和氣候特點,不同地區居民的生活習慣,以及由此所致不同地域人們的健康狀態各異。這一思想也適用於不同地域人們對食材的選擇,這也是為何不同地域的人們,有著差異很大的飲食習慣,突出了人與自然密切相關的整體思想。同時也論證了生存在不同地理環境的人們,如何結合自己的生存環境特點而選擇適宜健康的食材,同樣也是《內經》「健康飲食觀」的內容。

食無「過用」

《素問·經脈別論》:「春秋冬夏,四時陰陽,生病起於過用,此為常也」。「生病起於過用」是《內經》發病學的重要思想。但凡超過了人體適應限度的一切因素,都會損害人體健康而發病。儘管此處所說的「過用」包括七情太過、氣候異常、過勞過逸、房事太過等皆為致病之因。這裡僅就飲食「過用」,諸如:饑飽無度,寒溫失調,恣食肥甘,偏嗜五味,不良的飲食習慣等損害健康的因素予以解析。

食無過饑 「過饑」是指飲食攝入不足,氣血生化之源乏竭,則髒氣虛衰。因為「谷不入,半日則氣衰,一日則氣少」(《靈樞·五味》)。「氣衰」「氣少」則易感邪生病。所以,通過節制飲食,以求保持姣美身材的方法不值得提倡。

食無過飽 「過飽」,是指暴飲暴食,損傷脾胃功能,百病叢生。由於「飲食自倍,腸胃乃傷」(《素問·痺論》)。 「因而飽食,筋脈橫解,腸澼為痔」(《素問·生氣通天論》)。兩處原文雖然出發點不同,但認為飲食不節,暴飲暴食,損傷腸胃,傷及正氣成為傷害健康,引起疾病的重要因素的立場是一致的。

味無過偏 《素問·生氣通天論》: 「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陰之五宮,傷在五味。是故味過於酸,肝氣以津,脾氣乃絕。味過於鹹,大骨氣勞,短肌,心氣抑。味過於甘,心氣喘滿,色黑,腎氣不衡。味過於苦,脾氣不濡,胃氣乃厚。味過於辛,筋脈沮,精神乃央。是故謹和五味,骨正筋柔,氣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則骨氣以精。謹道如法,長有天命。」 此處原文論證了飲食五味既能養人,又可傷人的辯證關係。認為人體陰精之化生,源於飲食五味;而飲食過量或五味偏嗜,又會成為損傷五臟陰陽的致病因素。人體的陰精,來源於飲食五味所化。「陰之五宮,傷在五味」,這是因為從陰陽屬性來分,由於飲食五味中的「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湧洩為陰,鹹味湧洩為陰」(《素問·至真要大論》),在正常情況下,飲食五味是人的生命賴以存活的基礎,是化生臟腑精氣的原始物質,但若過量或長期偏嗜五味中的某味,既可能會打破人體氣血陰陽的平衡,也會破壞臟腑間的平衡而導致疾病的發生。

《內經》在多個篇論中論證了五味偏嗜對人體造成的傷害,如「多食鹹,則脈凝泣而變色;多食苦,則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則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則肉胝而揭;多食甘,則骨痛而落。此五味之所傷也」(《素問·五臟生成》)。還論證了飲食五味進入人體之後的運行分佈狀態,以及如何防止五味偏嗜的危害,指出「五味入於口也,各有所走,各有所病。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鹹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辛走氣,多食之,令人洞(當作『熅yun』,薰)心;苦走骨,多食之,令人變嘔;甘走肉,多食之,令人悗心。余知其然也,不知其何由,願聞其故」(《靈樞·五味論》)。

正因為如此,所以《素問·生氣通天論》原文才明確地提出了「謹和五味」的「健康飲食觀」。

無過肥、過甘 嗜食無過肥甘厚味,否則,可使釀濕生熱,化生痰濁而生「消渴」病,日久則導致氣血壅滯,發為癰瘡。「高粱之變,足生大丁,受如持虛」(《素問·生氣通天論》)則是指此。如若結合《素問·奇病論》的論述,更能深刻理解上述原文的旨意。原文說:「帝曰:有病口甘者,病名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氣之溢也,名曰脾癉。夫五味入口,藏於胃,脾為之行其精氣,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發也,此人必數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故其氣上溢,轉為消渴。治之以蘭,除陳氣也。」

《內經》明確認識到肥美之食可以助人濕熱,熱久傷陰,導致消渴病,並出現瘡瘍疔癤。這就從發病學的角度昭告世人,飲食清淡是有利於人體健康的飲食觀念。

飲酒無過 酒為熟谷之液,其性「慓悍」(《素問·厥論》),如若飲酒太過,則會發生損害健康之「因而大飲則氣逆」(《素問·生氣通天論》)的現象。此之「氣逆」,是指飲酒太過,「慓悍」的酒性導致人體氣機逆亂,常見有因心氣逆亂,則心慌心悸,甚至胡言亂語(即「酒悖」);肺氣上逆,則氣急喘促;胃氣上逆,則噁心嘔吐;肝氣上逆,輕則頭暈、頭痛,甚至暈厥、昏僕。顯然,少飲酒或者不飲酒才符合《內經》的「飲食健康觀」。

食無過熱、過寒 《靈樞·師傳》告誡說:「食飲者,熱無灼灼,寒無滄滄。寒溫中適,故氣將持,乃不致邪僻也。」食飲是確保健康的重要因素,既不宜過度寒涼,也不能過度燙熱,只有「寒溫中適」才符合身體健康的需要。如此正氣方能不憊(疲乏),不致被病邪侵害。

綜上所述,科學合理的飲食理念,即「合理的飲食搭配」「適時的食材選擇」「依據氣運變化規律選擇食材」「不同地域的食材選擇」以及「食無『過用』」的飲食理念,就是《內經》「健康飲食觀」的主要內容。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